從1984年全球首棟“智能型建筑”落戶美國康涅狄格州,到1994年深圳首家代理美國x-10零售商,再到如今智能產品遍地開花,“智能家居”的理念正在我們周圍悄然興起,一件件智能硬件走入客廳,逐步提升了家居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
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智能家居落地提供可能。就像100年前的電力、20年前的互聯網一樣,人工智能技術也在改變著智能家居產業。人工智能技術能讓智能家居摒棄手機遙控,脫離人為控制,真正實現全自動、自學習、自感知,讓家居擁有讀懂人心的能力。當用戶結束勞累了一天的工作后,回到家中,由人工智能調配,大門、洗澡間的熱水、客廳的空調、照明燈……一切都無需控制便可以自動識別打開,用戶只作為享受的中心。在當下,沒有什么能比“機遇”這兩個字更能揭示當下的智能家居產業。
進入2010年以來,智能家居產業終于迎來了最好的時代。國內方面,傳統家電企業、消費電子跨界企業、互聯網企業三大陣營參戰,智能家居產業規模持續擴大。2014年我國智能家居產業市場規模達到290億元;2015年為403.40億元,同比增長41%;2017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908億元。僅僅六七年的時間,智能家居產業從不溫不火到狂熱追捧,這無疑是最好的時代。同時,這也是最壞的時代。在市場的狂熱追捧下,智能家居企業越來越浮躁了,最直接的表現在被一直詬病的“偽智能”產品。
經過二十多年的成長歷練,中國智能家居已經來到了產業發展的第二個十字路口,一邊是消費者對產品“叫好不叫座”,一邊是投資市場的海量資金。智能家居應如何抉擇?又該何去何從?能否魚與熊掌兩者兼得?想要得到答案,便要回到智能家居的本質與初心上來。
要將“左右為難”變為“左右逢源”,初心是關鍵。家居的初心本本就為了營造更舒適的生活,那么智能家居的初心就應該是打造智能化的生活體驗。人們所需要的智能應該是一種切實解決實際需求,并且使用方便快捷的人性化體驗,這應該是智能家居企業的最底線,同樣也是責任。
當下,智能家居已在黎明。回望初心,堅信你的珍貴,行你所行,聽從你心,才能無問西東。對智能家居企業來說,2018年是蓄勢期,也是爆發期。這一年,智能家居不再停留在輿論關注層面,百度、谷歌、亞馬遜等智能家居玩家已經從最初拼技術、拼履歷的試水階段,陸續進入到拼行業、拼落地的實干階段。從企業發展動態,可以看出中國企業正積極擴大智能家居產品版圖,力圖研發出互聯互通的智能整體解決方案。
展望未來,智能家居市場競爭將取決于產品質量,誰的根基越牢固,就越能獲得品牌溢價和家庭用戶的信任。要想智能家居走進千家萬戶,企業還需要做好品控關、渠道關、服務關。
來源:原創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