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在第十七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期間,舉辦了2018“一帶一路”工商領袖峰會。會上,與會中外嘉賓一道就五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的成就進行了回顧,并為未來發展方向提供了建設性意見。
商務部外貿發展局局長吳政平在論壇上表示,五年來,“一帶一路”建設成果豐碩,中國已與103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118份合作協議,并成為25個“一帶一路”有關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
意大利前議長伊蕾妮·皮韋蒂也表示,“一帶一路”作為一種高層次的合作倡議,將對世界產生深刻影響。“近年來,我看到很多基礎設施合作項目在歐洲多地建設和推進,其對促進沿線國家之間的聯系和文化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
“大量的基礎設施工程促進了老撾經濟發展,并帶動了旅游業。”老撾新聞文化和旅游部部長波顯坎·馮達拉強調,通過參與“一帶一路”倡議,老撾旅游產業受益頗豐。“2017年到老撾旅游的境外游客為80多萬,其中大多是亞洲游客,而中國游客達60多萬。相信隨著中老友誼合作不斷深化,預計2019年中國游客將達100萬左右。”
今年以來,逆全球化浪潮再度來襲,貿易保護主義之風愈演愈烈。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看來,其并沒有從根本上動搖全球化的理論根基,而通過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促進要素和商品流動、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生產效率、做大福利蛋糕,仍然是各國的共識。“‘一帶一路’倡議為全球化推進開辟了新的途徑。”張軍擴表示,“一帶一路”以發展為導向,秉承開放的區域主義精神,以共商共建共享為主要方式,形成了完整的合作鏈條,與“全球化2.0版”的內在要求和發展趨勢高度一致,也對傳統全球化路徑形成了有益補充,兩者可以互相促進。
英中貿易協會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鼎杰夫強調,“一帶一路”進一步加強了沿線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聯系,其不只是一個政治愿景和倡議,更是務實的行動。由于“一帶一路”項目合作分為多個階段,包括融資、建設等,因此需要保持長期合作。英中貿易協會也將致力于進一步實現英中雙方的互聯互通,加強彼此之間的聯系和理解,進而密切雙方投資和貿易關系。(魏橋)
轉自:國際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