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時代的重要發展階段。宿遷移動公司緊跟物網發展浪潮,在全國率先部署窄帶物聯網(nbiot)站點建設,致力于拓展物聯網路燈、水電氣抄表、智能井蓋、智能消防栓等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應用產品,在公共事業服務、環保、民生等領域造福于民。
千盞“智慧路燈”亮化三臺山
2017年8月,宿遷移動公司與華東地區最大森林公園—宿遷三臺山景區攜手打造智慧路燈亮化項目,全面提升傳統路燈管理手段,實現路燈集中管控、運維信息化、照明智能化升級改造。
宿遷市三臺山森林公園項目為市政府2015年一號工程,占地面積約12.7平方公里,隨著景區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景觀照明路燈設施不斷增加完善,提高了景區的美觀量化和照明質量,也提升了三臺山對外形象。然而傳統景觀路燈在帶來輝煌、絢麗和方便的同時,也遇到了控制手段落后、監控效率低下、能源浪費燈問題。針對傳統路燈的不足,宿遷移動公司攜手三臺山實現景區2千余盞路燈的升級改造,滿足遠程管理、故障定位、環保節能的智能路燈管理需求,獲得客戶一致認可。
據悉,此次2千余盞“景觀智能路燈”在三臺山集中亮燈,是宿遷移動經過半年多時間多次攻關嘗試后實現規模化拓展應用的成果,揭開了宿遷市路燈批量“升級換代”的序幕。智能路燈項目以nb——iot技術為依托,將以往的組控模式改變為單控模式,避免了組控模式僅控制電源開關、不可調光、維護繁瑣等問題,可調節燈光亮度、智能報障,具有單燈控制時延短、綠色節能、便于運維等優點。換言之,基于nb——ot技術的“智能路燈”可根據夜間能見度狀況智能調節亮度,可根據季節變化靈活調節開關時間,在單個燈具出現故障時還可自動觸發報警。
“遠程抄表”告別入戶抄表時代
宿遷移動公司積極打造市民生活“智慧社區”,通過落實基于物聯網信息化應用實踐,先后在電力、燃氣遠程抄表等領域取得了突破和發展,實現全市50萬家庭電力遠程抄表和部分試點小區燃氣遠程抄表,開啟了“手指動動,盡享輕松”的信息化新時代。
“以前是挨家挨戶敲門抄表,不僅工作量大,而且工作效率低。現在抄表比原來省事多了,動動手指就能完成,不僅省了上門和手工抄錄的‘麻煩’,而且極大地降低了抄表差錯率!”宿遷供電公司抄表員張師傅表示在電力方面,通過在電表內放置物聯網卡回傳數據,數據更準確,繳費更便捷,同時智能的數據采集為實現供電公司階梯電價,峰谷電價,自動復電打下了技術基礎。
在燃氣方面宿遷移動公司與昆侖燃氣合作“遠程抄表”試點項目,為宿城區閱湖花園小區的100戶居民搭建“遠程抄表”平臺,以物聯網卡+模智組+平臺一體化的“云管端”方式,助力燃氣服務的智能化、互聯網化。“遠程抄表”項目的落地實施,只是完成實現智慧宿遷“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面向未來,宿遷移動公司將充分發揮物聯網、新技術的規模優勢和應用優勢,在智慧交通、智慧醫療和儀器儀表等領域深化合作,推動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打造物聯網業各智能應用生態圈。
“智能消防栓”實現消防栓智能監管
在民生方面,宿遷移動公司運用信息化手段和物聯網技術,為消防大隊搭建“智能消防栓管理平臺”,加強城市消防栓安全監管。
提起宿遷移動公司助力搭建的“智能消防栓”和物聯網卡時,消防大隊的陸科長贊不絕口:“以前我們只能靠經驗判斷離事故點最近的消防栓,消防栓壞損時也不能及時發現,現在有了智能消防栓管理平臺,不僅能定位離事發地最近的消防栓,還能實時監控消防栓損壞及漏水情況,為我們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抓手。”
宿遷移動公司攜手宿豫消防大隊在全區率先安裝使用智能消防栓,對消防栓位置、水壓、傾斜等實時情況進行監測,實現防偷水、防偷盜、地圖定位、智能報警等功能,有效解決傳統消防栓依靠人工巡檢帶來實時性欠缺、管理效能低下等問題,獲得宿豫消防大隊充分認可。
“智能井蓋”保障居民出行安全
城市里與路面大多融為一體的井蓋雖常被路過的市民所忽視,但卻是阻隔路面與地下窨井的關鍵屏障,為出行群眾的腳下安全保駕護航。最近在市湖濱新區軟件園,低功耗物聯網正在逐步改變井蓋管理方式,以智能化手段,快速發現和解決井蓋的突發性問題,有效地避免窨井蓋缺失、窨井“吃人”等意外事件發生。在軟件園(保險小鎮)內,一個個白色方形帶尾巴的小設備正被安裝到園區井蓋上。設備安裝后,井蓋管理人員將不再需要逐個巡檢,直接在后臺便可輕松掌握每一個井蓋實時情況。
近期宿遷移動公司與湖濱城管合作,運用物聯網技術對園區進行智慧化改造,這套智慧井蓋管理應用系統便是其中最快落地的系統之一。通過智能傳感設備、物聯網絡和專業的管理平臺,完成井蓋和管理人員的無線智能連通,實現井蓋的智能化管理。
“從井蓋異常情況發生,到附近的工作人員獲知告警信息,整個過程一般幾十秒內便可完成。”負責整套系統方案設計和落地統籌的宿遷移動負責人介紹說,依托物聯網技術實現的井蓋智能管理,在井蓋移位傾斜、井下液位超標、井下沼氣濃度超標等異常情況的發現率、處理率等各方面都有極大的提升,能更好地避免井蓋異常導致的意外情況發生,為人們的出行保駕護航。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