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不久前發布的《中國國際光纜互聯互通白皮書》指出,全部海纜布局競爭日益激烈,一方面,資源、政策和地理加快海纜中心的形成;另一方面,新興市場積極謀劃改變海纜市場競爭格局。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互聯網巨頭業務的不斷發展,其已經成為全球海纜建設的新生力量。
白皮書認為,海纜俱樂部仍是國際海纜建設主要模式。國際海纜項目涉及登陸國審批事項眾多、建設和運維費用巨大、項目運營風險較高,因此,海纜俱樂部建設模式應運而生。海纜俱樂部方式由相關企業根據自身業務需求共同投資一個海纜項目,一是利益共享、費用分擔,投資方按權益進行海纜資源分配,運營維護費用也由各成員分攤;二是保障業務來源,作為利益相關方,各企業成員會積極疏導業務流向,充分使用自己參投的海纜資源,保證在最短時間能夠收回投資;三是由各國企業負責辦理其國內審批事項,可保障順利獲得相關施工許可。
當前,互聯網巨頭已經成為全球跨洋海纜的重要參與力量。從傳統海纜建設運營主體來看,海纜俱樂部主要是以電信運營企業為主;私營海纜業主有基礎電信企業,也有金融財團組建的項目公司。近年來,為了滿足全球互聯網數據中心的互聯需求,谷歌、微軟、facebook 等美國互聯網巨頭正在成長為國際海纜建設的主導力量,目前互聯網巨頭參與投資建設的國際海纜已經超過15 條,重點方向包括北美-歐洲、北美-亞洲、北美-南美。(珊珊)
轉自:人民郵電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