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我國的消費增長承受一定壓力,但消費市場發展仍具備許多有利條件,穩健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消費升級的大趨勢沒有改變,長期穩中向好的總勢頭沒有改變。商務部市場運行司綜合研判,預計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增長9%左右,消費貢獻率在65%左右,有望繼續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
近日,全國商務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全面總結了2018年商務工作,提出了2019年工作目標、思路和舉措。商務部部長鐘山作工作報告。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部署明年商務工作的計劃中,推動消費升級將成為重點。
消費仍為經濟增長主引擎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消費市場總體保持平穩運行、穩中有進態勢。1-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4.5萬億元,同比增長9.1%,預計全年將突破38萬億元。
前三季度,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8%,比去年同期提高13.5個百分點,有望連續五年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1-11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5.4%,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18.2%。
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副司長王斌表示:“受國內外多種因素疊加影響,今年消費增速放緩。我們認為,對此要全面、客觀、理性看待。”
王斌稱,我國的消費市場經歷了長達30多年的高速增長,已經進入消費需求日益廣泛、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的新階段,這一變化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也符合發達國家消費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其次,9%的速度也是不低的,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而且這還是在30多萬億元的高基數上取得的,即便是現在這個速度,一年的增量也要比10年前增長20%的增量大。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指標反映的只是商品消費情況,并未將服務消費納入其中。
今年以來,服務消費呈現高速增長態勢。例如,上半年國內旅游收入同比增長12.5%,11月份電影票房收入同比增長29.3%。
“如果把服務消費算進去,消費的總體增速應該還要高一些。”王斌表示。
會議表示,盡管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響,我國的消費增長承受一定壓力,但消費市場發展仍具備許多有利條件,穩健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消費升級的大趨勢沒有改變,長期穩中向好的總勢頭沒有改變。
我國擁有13多億人口的大市場,中等收入群體達4億人左右,蘊藏大量消費升級需求。人口老齡化、生育政策放開、90后00后年輕群體崛起,將帶來新的消費增長點。
今年,中央印發了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出臺了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大幅度減稅降費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增加有效供給、促進消費升級。
線上線下加速融合,分享經濟廣泛滲透,電子支付日益普及,5g、虛擬現實、超高清顯示、人工智能等技術不斷進步,也將為擴大消費提供新動能。
在汽車消費方面,市場建設司司長鄭書偉表示,受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居民收入增速放緩、消費信心不足、乘用車購置稅優惠政策退出等因素影響,預計2018年全年汽車銷售將出現多年來的首次下滑。
“下一步,我們將從汽車流通全鏈條著眼,積極推進汽車流通改革,推動汽車市場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穩住汽車消費,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鄭書偉透露。在優化消費環境方面,市場秩序司司長宗長青表示,2019年,將著力加強商務信用體系建設,著力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著力提高事中事后監管能力,持續優化消費環境和營商環境。
商務部市場運行司綜合研判,預計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增長9%左右,消費貢獻率在65%左右,有望繼續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
開展首批特色步行街試點
隨著我國城鄉居民生活顯著改善,對中高端消費的需求日益迫切。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2019年,商務部將重點打造一批特色商業步行街以滿足居民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
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司長鄭文介紹道:“我們將用2-3年時間,以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為重點,培育50條左右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步行街,使其成為商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城市發展的靚麗名片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載體。”
鄭文表示,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天津金街、重慶解放碑、沈陽中街、南京夫子廟、杭州湖濱步行街、武漢楚河漢街、廣州北京路、成都寬窄巷子、西安新唐人街等11條步行街作為首批試點。
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首批試點的11條步行街既有綜合型,也有特色型,都位于城市核心位置,涵蓋了4個直轄市和7個區域中心城市,街長在1000米以上,年客流量超過3000萬人次,具有區位優越、資源豐富,知名度高、影響力大等顯著特點。
這些步行街所在城市的人民政府結合消費升級趨勢與城市發展定位,都明確了改造提升的目標和重點任務,提出了三年改造提升任務清單。
例如,北京王府井將立足于首都核心的區位優勢,以步行街延長為切入點,打造彰顯京城歷史底蘊和現代商業文明,具有大國首都風范的步行商業街區。上海南京路將堅持“最上海、最國際、最時尚”的總體目標,通過“東拓、西融、中提、北轉、南聯”五大路徑,打造繁榮繁華、具有海派特色的國際一流步行商業街區,成為“上海購物”的標桿。
預計經過改造提升,這11條步行街的年客流量將超過10億人次,總營業額將超過1000億元。
釋放電商消費潛力
2018年里,買得便捷、買得優質成為電子商務系統的工作重點。
今年1-11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6.27萬億元,同比增長25.4%,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貢獻率達到44.1%,電子商務已經成為消費升級的重要力量。
電子商務司司長騫芳莉介紹道,買得便捷方面,在總結前期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國辦出臺了《關于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明確了6方面18條具體措施,包括簡化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程序、將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納入公共服務設施規劃等。
這一系列實招,為快遞企業更好適應電商發展松綁,配送“最后一公里”難題得到緩解,百姓消費更加便捷。
買得優質方面,騫芳莉稱,一方面,鼓勵電商企業與跨國零售商、國際知名品牌企業合作,首屆進博會上,88家電商示范企業與來自30多個國家的400余個國際品牌開展合作洽談,有效彌補了國內中高端產品供給不足,釋放了國內消費潛力。
另一方面,作為《電子商務法》起草組成員單位,商務部電子商務司將本著“規范與促進并重”的原則,積極會同相關部門持續打擊網絡侵權假冒、不公平競爭等擾亂市場秩序行為,不斷凈化網絡消費環境,讓百姓消費更安心。
2019年即將到來,為了讓廣大消費者通過電子商務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商品和服務,商務部電子商務司將打造更實際的消費促進舉措,積極打造有影響力的網絡品牌,培育網絡消費新增長點。
例如,挖掘優質農特產品,促進農產品上行。開展電商“雙品消費進鄉村”活動,促進農村市場品牌消費、品質消費,優化農村線上線下結合零售網點的供貨渠道,讓“鄉”“城”居民的獲得感同步提升。
同時,還將聚焦釋放更多的進口消費潛力。一方面,商務部將邀請更多電商供應商參加第二屆進口博覽會,促進對接、成交,擴大優質商品和服務進口,滿足人民日益提升、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繼續深入推進“絲路電商”,深化與“一帶一路”及其沿線國家電商合作,優化互利共贏的電商國際發展環境,讓跨境電商零售政策紅利得到充分釋放。
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做好促消費工作意義重大。
會議表示,將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將促消費作為貫徹落實中央穩增長部署的重要舉措,深入實施消費升級行動計劃,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升級,推動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首先是提升城市消費。推進步行街升級改造,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打造中高端消費新增長點。大力發展連鎖化、品牌化便利店,改造社區菜市場等便民商業網點。
其次,促進農村消費。健全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推動電子商務向農村地區延伸覆蓋,鼓勵和支持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向農村市場拓展。推動改造升級一批農貿市場,指導建設特色商貿小鎮。
再者,擴大服務供給。新建一批城鄉便民消費服務中心,增加優質服務供給。提升家政、餐飲等重點領域服務標準化水平,加快家政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推動生活服務業提質擴容。
同時,創新流通方式。促進線上線下融合,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深化現代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深入開展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
最后,優化消費環境。在商務領域探索構建以信用為核心、以大數據為支撐的新型監管機制,推進重要產品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記者 賀陽)
轉自:中國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