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鎳、滬鉛主力合約在1月23日午后出現拉漲,截至收盤漲幅均接近2%,滬銅主力合約微漲0.22%。而在前一夜,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多個金屬3月合約迎來普漲,其中lme錫價還創下了3個月來的新高。
不過,數據顯示,倫敦金屬交易所1月23日金屬銅庫存總計24.81萬噸,較上一交易日大幅增加3.63萬噸。截至記者發稿,lme3月銅期貨盤中大幅跳水,跌1.87%。
分析人士認為,近期金屬普漲一方面是因為美元指數走弱,另一方面,市場對于美國出臺基建計劃的預期越來越強烈,多個品種金屬的需求有望進一步增長。
國內多個有色品種期貨主力合約周二集體反彈收陽且尾盤出現翹尾走高。在期貨行業研究員看來,海外金屬期貨表現帶動了國內品種走勢,有色金屬品種有望進一步反彈走高。
市場不斷傳出消息稱美國將出臺基建計劃。在市場人士看來,這項由美國總統特朗普籌謀多時的計劃一旦實施,將帶動鋼鐵、建材、有色金屬等物資的消費。
“銅博士”是2018年最被看好的品種。進入2018年,越來越多觀點同時看好銅消費。礦業巨頭必和必拓率先發表看好銅的十大理由報告,明確提出隨著電動汽車和新能源行業飛速發展,將大幅增加銅消費。
隨著銅價上漲,智利政府有望恢復該國的大型生產項目。即將在今年3月就任的智利新任總統皮涅拉在有關場合表示,智利有望啟動五六個超過10億美元的大項目。
去年以來,“鋅鋅向榮”和“妖鎳”兩個生造詞在有色行業頻繁亮相,也反映出鋅和鎳兩大品種的價格強勢。上海有色網鋅行業資深分析師劉夢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18年開局,lme鋅價再創10年新高,沖高至3400美元/噸上方。國內鋅礦供應持續出現缺口,供應端無疑是市場關注的焦點。與此同時,市場對需求端的關注也在升溫。劉夢月認為,2018年國內鋅消費或繼續增長但增速將放緩。
來源:上海證券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