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咋樣?春江水暖“機”先知,看看挖掘機銷量和開工量就知道了。去年經濟增長帶來的旺盛需求在多個領域顯現,挖掘機和重型卡車銷量雙雙出現大漲,分別刷新近年和歷史新高。
挖掘機銷量反映基建需求
據中國工程機械協會統計,2017年12月銷售各類挖掘機械14005臺,同比增長102.6%,這已是挖掘機銷量連續16個月同比增速超過50%。另據wind資訊統計,2017年國內挖掘機銷量達140302臺,較2016年增長99.52%,成為繼2010年、2011年后挖掘機銷售歷史上第三高點。
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指出,綜合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環保政策、存量設備更新需求、采礦業投資、房地產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鎮化建設等因素及挖掘機機械市場動態,未來3年,市場仍將保持平穩發展趨勢。
挖掘機行業數據背后反映著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需求。民生證券機械分析師劉振宇認為,從需求端來看,對今年房地產投資增速的預判在5-6%,基建投資增速預判在15%。根據各省對“十三五”期間高速公路建設的規劃,預計全國將新增通車里程近5萬公里,年復合增速保持在6.4%以上。
重卡銷量刷新歷史新高
除了工程機械設備銷售大漲,去年重卡銷售也獲得新的突破。據中汽協數據顯示,去年國內重卡銷量達111.69萬臺,同比2016年增幅52.4%,創出歷史新高——比上一輪高點的2010年,去年銷量多出了10.69萬臺。
行業人士普遍認為,由于較高的需求支撐,預計今年重卡銷量還將維持高位,如果環保政策嚴格執行的話,不排除重卡銷量將再創新高。
西安交大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談民憲表示,挖掘機和重卡銷量與原材料、基建和房地產等傳統固定資產投資關系密切,一定程度能夠反映相關行業產能擴張的趨勢。去年以來,這兩項數據的增長主要和我國內需旺盛有關。
投資仍是西部經濟“穩壓器”
挖掘機被稱為觀察經濟走勢的“溫度計”,它也是國家和地區制定基礎設施建設政策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
眾所周知,挖掘機主要應用于房地產等市政建設、軌道交通建設、公路、礦山開采,以及水利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上。
行業內一直存在“挖掘機指數”的說法,通過挖掘機機載控制器、傳感器和無線通訊模塊,與網絡連接,形成數據痕跡,并回傳形成大數據,依次反映基建開工率等情況。據日本某知名機械制造企業數據,去年11月中國區域挖掘機月底開機時間154.1小時,同比增長8.3%,遠超歐洲(89.2小時)、北美(76.7小時)和日本(60.8小時)等地。
西北大學金融系主任王滿倉表示,目前我國地區經濟發展有所分化,東部地區的消費類占比正逐漸提升,中西部地區投資繼續成為經濟“穩壓器”。另外,從全國基建存量的平均水平看,和發達國家相比也有一定差距,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預計投資仍不會失速,并繼續推動經濟穩健發展。
有消息稱,今年以來,包括陜西、福建、河北等多省相繼明確2018年投資及ppp計劃。綜合來看,多數地區項目投資計劃超千億,投資增速超10%。
來源:華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