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被稱之為“vr泡沫破滅之年”:在這一年中,市場急速降溫,眾多投資人對vr避而不談,某vr業內人士甚至對媒體宣稱,到2018年還能堅持做vr一體機的廠商不會超過5家。從媒體關注的中心迅速淪為資本眼中的“泡沫”,vr到底怎么了?
根據ces 2018數據顯示,今年涉及ar/vr產品的參展商數量超過了360家,相關展區直接占用了south hall一樓超過三分之一的面積。和往年相比,更多的vr品牌正試圖在某個應用場景下提升用戶所能實際獲得的使用體驗,用戶體驗的重要性被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vr到底是什么?從某個角度來說,它是一個新的媒體。從最早用文字,到用圖像,用視頻,再到vr,人們對事情表達的表達力上越來越強。vr也可以說是多個產業交叉融合的新型領域,電子、通信、文化等數個產業匯聚在一起,塑造出新的發展模式。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喬躍山表示,虛擬現實業務形態豐富,產業潛力大,社會效益強,vr應用正在加速向生產與生活領域滲透。在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中,虛擬現實被列為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設備的關鍵技術之一。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虛擬現實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深度分析報告》顯示:隨著facebook、谷歌、索尼和valve等大公司的入場,虛擬現實領域持續火熱,目前已經出現了多次數億美元級別的投資,2019年vr市場有望突破159億美元規模。
在產業政策方面,我國將虛擬現實產業發展上升到國家高度,虛擬現實被列入“十三五”信息化規劃等多項重大文件中,目前,我國近20個省、市、地區開展布局虛擬現實產業。
ces展一直被稱之為未來科技的風向標。據了解,今年ces上游戲和vr一共46家參展商,較去年72家下降了36%。由此可以看出,2018年vr市場正面臨著一場拐點,而技術的突破性發展,將成為vr行業前進的分水嶺。單從展會現場釋放的信息來看,vr行業將有望迎來新一輪的爆發,但現實真的如此嗎?
早在2016年下半年開始vr市場遇冷,vr硬件產品銷量大大降低,主要原因在于vr領域入局者增多,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硬件創新跟不上,vr內容的匱乏等等。面對這樣的情況,資本投入進程放緩,整個vr行業進入去泡沫化。在歷經2017年一年的“去泡沫化”進程,整個vr行業堅守下來的企業并不多,且大多數是有一定行業背景的,要么資金、要么技術。
至于虛擬現實的發展動向,可以有多方面的趨勢,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虛擬現實和人工智能的融合。隨著虛擬現實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進步,以及虛擬現實應用領域的日益拓展和應用,對虛擬現實系統功能的智能化需求不斷提高,人工智能技術開始融入vr系統,并逐步成為vr系統的一個重要特征。
目前,vr還在群雄逐鹿期,距離整合期還很遠。vr領域有大量的底層技術亟待突破,如果創業公司能賭對一兩個技術機會,就有可能在行業里站穩腳跟。在未來更激烈的vr產業競爭中,哪家品牌能率先實現“部分關鍵硬件性能、內容質量取得較大提升”,就能繼續生存下去并且享受市場紅利。
來源:中國智能制造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