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往年不同,2017年的第四季度市場表現并不如人意,究其背后的原因,據業界人士向手機報在線坦白表示,并非手機市場就此不景氣,而是新一輪激勵競爭前夕的“沉默”!而這一輪“沉默”的代價,將會手機行業產生重大變革!
從智能手機終端市場來看,就國內市場而言,當前華為、oppo、小米、vivo以及蘋果已經占據了市場的主要份額,且該數據近些年來一直持續在增大!然而,2017年第四季度,整個市場需求相對而言較為疲軟,而到了2018年第一季度,由于新技術的誕生,導致一線品牌諸如oppo、vivo不得不快速清理此前的訂單。
因此在近期市場更有傳言oppo和vivo在今年第一季度下修目標銷量的消息!而這又能否成為二三線品牌快速趁勢追趕的機會呢?畢竟二三線品牌就庫存而言并沒有一線品牌那么大,對此疑問,部分業者認為今年上半年將會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然而也有部分業者認為,出貨量集中化的趨勢在2018年將持續擴大,至于落后的手機品牌廠則無力改變大陸手機市場生態!
受終端市場的影響,供應鏈端同樣如此,一旦2018年前幾大一線手機品牌出貨量市場份額占比繼續上漲的話,那么,對于供應鏈而言,無疑意味著一場新的洗牌,由于缺乏經濟規模的基礎和在行業的影響力,相關手機品牌的供應鏈也會遭遇很大的沖擊,將會在2018年面臨更大的挑戰,那么,在2018年,整體來看,手機供應鏈的大體發展走向又將會是怎樣的呢?
一、企業上市將成主流:借殼或成熱點
在2017年,我們看到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在過去的一年中,手機產業鏈上市企業數據與往年相比快速增長,且涉及到的產業鏈領域也全面鋪開,尤其是一些制造業領域,同時,受智能手機市場驅動以及國內政策扶持,不少芯片企業也快速成長,并邁向ipo上市之路!
據手機報在線此前不完全統計,在去年第四季度,啟動ipo的企業就有十多家,包括odm知名企業上海龍旗、深南電路、信利光電、pcb材料供應商聯瑞新材、聲學器件生產商朝陽電子、自動化檢測設備科瑞、鋁制結構件廠商福蓉科技、手機保護套生產商杰美特、印制電路板廠商明陽電路(已被否)、精密結構件廠商格林精密、自動化設備廠商賽騰精密(已上市)、高頻覆銅板廠商中英科技、功能性器件恒銘達電子、電源管理芯片廠商芯鵬微電子、鋰電池電解液廠商賽緯電子!
而從智能手機終端市場來看,據手機報在線統計,在2018年,小米上市已經被超過十分厲害,1000億美元的市值更是令人乍舌,此外,魅族、努比亞等均在計劃上市!而oppo此前早就表示過,內部已經在按照上市的規范做上市的準備,但是這兩年來看,對外發聲并不大!
據手機報在線總結分析得知,在上述啟動ipo(部分被否部分已上市)企業中,有以下幾大特點:首先,客戶主要圍繞全球前幾大的手機廠商,換而言之,即這些ipo企業的客戶群體已經相當的集中,除了海外的三星和蘋果以外,另外就是國內的華為、oppo、vivo、小米,這種情況主要是由終端市場所導致!諸如朝陽電子、科瑞、福蓉科技,這三者的客戶群體基本上都是三星、蘋果、華為、小米以及oppo、vivo!
其次,前五大客戶銷售額占比非常大,如蘋果供應商賽騰精密前五大客戶所占比為93.27%,朝陽電子前五大客戶占比一度達到90.64%,福蓉科技前五大客戶所占比為84.51%,格林精密前五大客戶所占比為89.22%!
其三,上市企業主要圍繞已經十分成熟的市場,就成熟的市場而言,諸如精密結構件,早在2017年就有不少精密結構件企業上市,而格林精密與恒銘達電子也屬于該產業;此外再如江西沃格光電,其所屬產業同樣較為成熟,這些產業由于成熟而市場競爭十分激勵,未上市企業均急迫尋求成功上市,從而得到資本的助力,提升在市場的競爭力!尤其是在精密結構件產業,盡管過去的一年中有不少企業成功上會通過,但是也有一些失敗,諸如聯德精密材料!
其四,則是上市企業所屬領域上探到上游的設備和材料廠商,正如前文所言,賽騰精密、科瑞技術、聯瑞新材等,這些企業主要為設備以及材料廠商,可以看出,這些企業的下游客戶主要為制造業企業,受益于制造業客戶,換而言之,在未來,手機產業上市企業,將會形成一條直線產業鏈!
與此同時,正如前文所言,由于行業本身的限制,導致很多供應鏈企業直接ipo上會通過的可能性很小,并且從ipo過會時間、成本多方面來看,借殼無疑是很多企業的選擇,尤其是在一些以制造業毛利率低下的領域而言更是突刺!
而借殼的案例過去的兩年中時有發生,但是到了2018年,或許將會更多!從最近兩年來看,最為典型的當屬odm龍頭聞泰科技,其35.8億借殼中茵股份完成上市,目前已經完全剝離中茵股份地產業務輕裝上陣,再如odm廠商天瓏移動就曾42.33億借殼智創科技,tcl顯示4.4億機殼唯冠科技,奧瑞德41.2億借殼西南藥業,江西聯創28.5億借殼漢麻產業!
而在2017年,這種現象更加頻繁,如江粉磁材207億借殼領益科技,360以504億的價格機殼江南嘉捷,成都潤運33.8億機殼宇順電子,萬魔聲學34.7億成為共達電聲新主,合肥瑞成再以72億借殼奧瑞德,匯冠股份9.4億出售旺鑫精密,隨后龍旗接盤,最終匯冠股份“易主”和君商學!而曠達科技參與收購nexperiab.v.(安世半導體)未來可能也將構成借殼!
二、消費升級帶動競爭升級:上市企業與非上市企業差距快速拉開
從2017年第四季度來看,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蘋果銷量,其銷量均被市場炒作不佳!但是,據手機報在線接觸的眾多一線證券分析師表示,其均紛紛表示看好2018年市場,今年很大的可能性將會成為一道分水嶺!即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馬太效應會更加嚴重!
而從近些年來,前文已經提及,從2017年開始,手機供應鏈上市企業數量急劇增長,而到了2018年,這種趨勢仍將繼續維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說一兩年前,手機供應鏈的競爭主要局限于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之間的話,那么,到了2018年,手機供應鏈的競爭將主要在于上市企業之間,即可謂“競爭升級”!
而“競爭升級”的主要原因在于終端市場出貨量的集中化,同時,隨著消費升級,勢必將導致“競爭升級”更加嚴重,兩者互相推動!在手機供應鏈有一個很明顯的現象,新技術的誕生或技術的升級,通常需要大量資本的投入,據手機報在線統計發現,在過去的一年中,大部分的手機供應鏈企業均有募集資金投產!
而從投產的角度來看,主要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原有產能的擴充,為現有市場的競爭;而第二種為主流,主要是對新產品線的投資,是對未來市場的布局。
以3d玻璃為例:2017年2月瑞聲科技(02018)斥資128億元,建設手機3d玻璃等項目,將形成3d曲面玻璃1億只生產能力,年銷售可達到150億元。
2017年5月,比亞迪投資額為10.5億元,在汕頭市濠江區南山灣產業園建設3d手機玻璃生產線。據悉,項目建成后年產值將達30億元以上。
此外,星星科技、歐菲光、瑞聲科技、合力泰以及通達集團等企業,也明確表示要在3d玻璃蓋板加工上傾注資源,雖然目前沒有對外公布具體投資規模,但都強調自己的供應鏈整合能力,可以為現在客戶提供充分的3d玻璃蓋板生產加工產能。
而龍頭企業藍思科技與伯恩同樣把3d玻璃作為未來幾年主要發力的方向,這兩家除了繼續保證三星3d玻璃背板的供應需求外,針對國內市場手機3d玻璃蓋板部分,都把目標產能提升了一倍左右,兩家分別訂出的年出貨量,都是爭取可以達到0萬片規模。
在資本的助力下,眾多實力強悍的3d玻璃蓋板加工廠商將面臨的競爭壓力十分巨大,除了考驗產品研發上面的優勢外,選擇合適的設備來組織產能,也成為各方審慎對待的重點。而這些投資,基本上都是市值較高企業,或者說資本實力相對雄厚的企業!
與此同時,隨著不少新的上市公司誕生,就會導致一個新的現象,即手機供應鏈競爭從上市企業與非上市企業之間,進一步升級到上市企業與上市企業,并且,上市企業之間的差距也快速拉開,梯隊化現象十分明顯!
這點從2017年的業績就可以看出,2017年手機供應鏈企業凈利潤增長與下滑兩極分化是否嚴重:大族激光去年歸屬凈利潤在16.22-17.73億元,同比增長115%-135%,藍思科技歸屬凈利潤在20.46-23.47億元,同比增長70%-95%,歐菲光歸屬凈利潤在12.9-15.8億元,同比增長80%-120%,合力泰歸屬凈利潤在13-14.5億元,同比增長48.78%-65.94%,東山精密歸屬凈利潤在6.28-7.00億元,同比增長336%-386%!
立訊精密歸屬凈利潤為16.19-18.50億元,同比增長40%-60%,長盈精密,凈利潤約為5.81-6.83億元,同比增長0%-15%。此外共達電聲預計凈利潤虧損1.2-1.8億元,宇順電子預計凈利潤虧損1.2-1.6億元,春興精工預計凈利潤虧損0.49億-1.3億,波導股份預計凈利潤首虧!
顯而易見的,當前手機供應鏈競爭已經上升到上市企業之間的競爭,而上市企業之間的競爭無疑會加劇,形成十分明顯的層次,這點從業界上就足以體現,此外,從市值方面也可以看出,據手機報在線此前統計,截至2017年12月底,市值在200億以上的企業數量在整個手機供應鏈上市企業數量中的占比應該維持15%左右!
三、企業差距拉大:收購/并購產業整合繼續推進
隨著手機供應鏈大量的企業開啟ipo上市之路,無疑,無疑上市企業之間的競爭進一步拉開,在這種情況下,巨頭供應商與巨頭手機廠商幾乎達成了一一對應的關系,對于二三線手機供應鏈廠商而言,取得一線手機品牌訂單的可能性很小,而一線品牌手機廠商幾乎拿下了市場主要的市場份額,在這種情況下,中小手機供應鏈廠商要么與小型手機品牌合作,要么則是與odm合作!
而這種趨勢到了2018年勢必會繼續蔓延,會導致中小型手機供應鏈廠商經營變得越發艱難!據手機報在線觀察,從去年到今年,手機行業充滿了各種并購和收購,資本力量在整個手機產業鏈變得越發嚴重,從資本的角度來看,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其一是對新型產業的拓展,如今年火熱的全面屏、3d攝像頭、無線充電等,對于這些新型的產業,各大資本巨頭都在快速擴張;其次是此前較為成熟的產業的整合,通過收購并購進一步提升公司整體的盈利能力。
對于上述第二類資本運作,又可以劃分為兩大類:其一是橫向拓展,如通過收購、并購等方式獲得新的業務,據手機報在線統計,目前不少手機產業鏈上市公司,其主要的幾大板塊營收來源都并非原有企業,整個公司業務都發生了轉型,新的業務板塊全部都是通過收購并購得來,而且這樣的手機產業鏈上市公司數量不在少數!
其二是團并上下游產業鏈,新綸科技就是最為典型的案例,其主要從事功能器件材料的研發生產,而其收購的公司則是從事功能器件的研發和生產,通過此次收購,其可以直接生產功能器件,然后提供給oppo、vivo等智能手機終端。對于此類資本運作,在手機供應鏈中同樣不再少數!
以面板產業鏈為例,眾所周知,此前屏幕廠商并不從事模組制造,但是從近兩年開始,上游的屏幕廠商也開始做模組,這樣就大大的團并了下游模組廠商的生意!通過上下游產業鏈的團并的方式來提升產品的綜合利潤空間,顯然也已經成為手機產業鏈通過的一種方式!諸如奮達科技、江粉磁材、長信科技、碩貝德等都有這類收購并購案件!
從近兩年來看,透過市場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其一,供應鏈正在進行快速的整合,其包括同行的水平整合,也包括上下游產業鏈的垂直整合;其二,資本投入在手機供應鏈中已經十分頻繁,對于當前的手機供應鏈市場而言,一定程度上考驗的就是企業資本運作能力!其三,新業務的拓展,尤其是對于巨頭企業而言,對未來市場的預判變得更加重要,提前對市場布局以及加大資本的投入同樣為常見!
受此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意味著非常大的生存壓力!智能手機終端市場出貨量的集中化,不僅僅體現的是手機廠商之間的競爭,其產生的蝴蝶效應最終將會導致整個手機供應鏈發生重大變革!在這一過程中,顯然資本運作力量變得十分重要!對于巨頭企業而言,產業整合、拓展新的業務同樣十分重要,這也是為何在這兩年中手機產業鏈收購、并購案件接連不斷的主要原因所在,這種模式已然成為維持企業業績增長的重要渠道,事實上,很多企業也正走在這條道路上!
整體看來,資本運作在手機產業中之所以如此頻繁,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其一是整個手機市場出貨量的集中化,據手機報在線統計,截止到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市場前五名出貨量所占整個市場的比例已經達到了71%,而在兩年前該比例只有50%左右!換而言之即終端廠商在快速整合走向集中化,在這種情況下,比終端廠商數量更多的供應鏈端自然受到很大的波及,引發蝴蝶效應導致供應鏈快速洗牌,部分企業走向倒閉,而依然屹立在市場中的企業也面臨毛利率低下等多方面的壓力!
此外是產業的競爭壓力,在上述情況下,導致手機供應鏈終端產業中,基本上都是少數幾家巨頭產業在競爭,這幾家巨頭產業占據了整個行業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盡管如此,但由于主要是幾家大的玩家,從而導致行業的毛利率十分低下,這對于二三線品牌而言其壓力自然不用多說!
受此影響,所以在新型產業方面,手機產業鏈巨頭都在比拼資本,比拼對未來市場的布局!無疑,這帶來的后果則是進一步加速手機供應鏈的整合程度!而資本力量在此過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是產業整合還是產能擴充或開拓新的產品線,均需要大量的資金,這也是手機供應鏈廠商爭先恐后上市的主要原因!當然,更重要的是,由于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導致毛利率比較低,打通上下游關鍵領域無疑可以提高盈利能力!整體來看,到了2018年,在資本力量的助力下,無論是投資還是整合的現象,或許將會更加頻繁!
來源:手機報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