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管委會掛牌。從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升級為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義烏將在更大范圍、更深領域進行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和國際貿易機制的改革探索和突破。
根據浙江省委、省政府印發的《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框架方案》,方案明確推動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向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轉變和深化,并設立試驗區管委會作為省政府派出機構,賦予與設區市同等的經濟社會權限、省級權限范圍內改革開放最大自主權。
2011年,全國第十個綜合改革試點——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花落義烏,是我國首個經國務院批準、在縣級市實施的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隨后,義烏在國際貿易重點領域、環節取得一系列改革突破,為促進全省全國外貿發展方式轉變、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提供了有益經驗。其中市場采購貿易方式這一符合小商品特征的貿易便利化體制機制,已在全國多地推廣復制,成為外貿穩增長重要舉措。
8年來,義烏外貿額增長10倍,2018年實現進出口總額2560億元。作為 “一帶一路”節點城市,2018年義烏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出口額占全市出口額的50%以上。
《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框架方案》顯示,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將重點聚焦“一個核心、四大板塊、五大創新、八大突破”,即圍繞大眾貿易自由化便利化這一核心,出口、進口轉口、科創、產業共建四大板塊,實施空間區域、管理體制和開發模式、規劃布局、資源要素配置、政策等五大創新,重點推進創新發展進口出口轉口、探索數字貿易發展、高端制造發展、跨境金融貿易發展、區域合作發展等八大領域的突破。(記者 屈凌燕)
轉自:新華社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