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鎢業協會微信公眾號近日發布劉良先撰寫的《2019年一季度鎢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及市場分析》報告。報告稱,一季度,受全球經濟復蘇放緩、中美貿易摩擦間接負面影響,鎢市場需求偏弱,價格回升乏力,鎢精礦產量總體平穩,主要鎢冶煉產品產量增長,硬質合金等下游鎢加工產品產量有所下降,進出口鎢品量下降,行業經濟效益下滑。當前,國際鎢市場預期繼續改善,積極因素逐漸顯現,訂單增多,國外鎢市場需求總體繼續保持平穩態勢。受生產成本上升、安全環保等影響,市場供應依然相對緊缺,隨著以"六穩"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的實施和落地,經濟運行中的穩定因素也在不斷增多,市場轉暖、信心提升。預計未來鎢市場價格穩中趨升,有望回歸到相對合理的區間平穩運行,行業經濟效益將有所恢復。
--鎢精礦產量總體平穩,主要鎢冶煉產品產量增長,硬質合金等下游產品產量有所下降。中國鎢業協會統計,一季度主要鎢礦山企業產量同比增長3.28%。大部分老鎢礦山受資源品位下降等影響,鎢精礦產量繼續維持下降趨勢,但由于少部分礦山技改擴能產量將有所增長,總體保持小幅增長態勢。
--進出口鎢品量下降。中國鎢業協會統計,主要鎢企業出口鎢品8060.49(含硬質合金,折金屬量),同比下降3.7%,出口額3.73億美元,同比下降6.58%。其中,出口硬質合金1580.28噸(折金屬量,下同),同比下降4.14%,出口額1.16億美元,同比增長3.03%。一季度進口鎢品(不含硬質合金,折金屬量)504噸,同比下降51.60%,進口額2454萬美元,同比下降20.06%。
--市場價格小幅回升,環比小幅下跌。受中美貿易摩擦等市場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國內外鎢企業為防控風險,均謹慎采購、控制庫存量,導致市場供需偏弱,加上apt投資庫存釋放預期影響,市場信心難以提振,一季度市場價格小幅回升,但整體弱勢運行,季度均價同比環比均出現下滑。
--經濟效益下滑。中國鎢業協會統計,一季度,123家主要鎢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16%,季環比下降10.78%,增幅比上年同期減緩31.9個百分點;實現利稅同比下降17.32%,增幅比上年同期減緩78.64個百分點;實現利潤同比下降46.18%。由于去年同期處于年內價格高位,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今年一季度同比下降幅度。其中:鎢礦山企業盈利同比下降34.79%。
中國鎢業協會統計的120家企業(剔除3家不可比數據)中78家盈利,42家虧損,虧損面35.00%,虧損面比2018年4季度擴大14.27個百分點,比2018年擴大20.27個百分點。其中,礦山企業虧損面39.39%。
報告還對鎢市場進行了分析與展望。
--從供應看,鎢市場供應繼續保持穩中趨緊的態勢。
首先,國外鎢精礦產量繼續保持平穩。在當下經濟和鎢市場價格形勢下,國外停產礦山依然難以恢復。如:北美鎢業坎通鎢礦和澳大利亞2個鎢礦停產多年難以復產;英國赫默爾頓鎢礦去年10月停產至今,現已進入資產處置階段;越南因鎢資源品位下降鎢精礦產量有所下降。
其次,國內鎢原料供應穩中趨緊。受政策管控、資源稟賦、采選成本、安全環保等因素的影響鎢精礦產量下降,小規模鎢礦山因安全環保等因素依然停產,以及礦產品加工產量繼續萎縮,將沖銷個別地區因技改導致主采鎢礦產量的增加。
第三,國外儲備依然處于歷史低位。美國鎢戰略儲備量下降,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美國鎢戰略儲備10288噸(鎢金屬),2018年拋售1224噸,2019年還計劃拋售;俄羅斯儲備不足千噸。
--從需求看,鎢市場需求繼續維持平穩態勢。
首先,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持續深化,經濟增長動力加快轉換,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力度加大,質量效益穩步提升。imf于4月9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中國2019年的經濟增長預期上調至6.3%。隨著以"六穩"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的實施和落地,經濟運行中的穩定因素也在不斷增多,市場融資環境改善,資本市場回暖,消費者信心指數持續回升。有色金屬企業信心指數在連讀下降3個季度后,今年一季度出現回暖態勢,有色金屬市場漸暖、信心提升。4月份制造業pmi為50.1%,連續2個月位于臨界點上,高新技術制造業pmi為52.9%,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基礎設施建設和民間投資持續平穩增長,都將繼續拉動鎢市場需求。
其次,2019年全球經濟總體將延續復蘇態勢,但復蘇的速度有所放緩。imf于4月9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再次調降了對2019年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期至3.3%。歐盟委員會將2019年歐元區經濟增長預期從1.9%下調至1.3%。就鎢市場而言,國際鎢市場預期繼續改善,積極因素逐漸顯現,訂單增多,國外鎢市場需求總體繼續保持平穩態勢。東盟國家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止跌反彈,回到榮枯線以上;歐盟28國經濟雖有所放緩,但總體運行穩健,消費及市場信心仍處于高位水平,尤其采礦和鑿巖技術以及材料技術板塊訂單保持增長。
第三,歐洲apt報價從1月份的258美元/噸~273美元/噸度上漲至目前的270美元/噸~277美元/噸度,3月份平均報價上漲10美元/噸度,隨著中美貿易談判取得積極性的重要進展,國際鎢市場信心恢復,預計將開始補充庫存,鎢品出口市場將得到恢復。
綜上分析,報告認為,鎢市場價格受鎢資源品位下降、開采成本上升、安全環保壓力加大、原料供應趨緊等有力支撐,下跌的空間有限。但市場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下游鎢終端產品消費依然面臨壓力,市場價格將在當前價位震蕩運行,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預計未來鎢市場價格穩中趨升,有望回歸到相對合理的區間平穩運行。
最后,報告給出了若干政策措施建議--
一是完善法律法規。加快《礦產資源法》修訂進程,加快研究制定《國家戰略性礦產資源儲備法》,加快推進鎢資源礦產地儲備試點;完善鎢礦資源開發管理機制,研究制定生態保護區內鎢礦礦業權的評估、補償和收儲的政策措施以及礦業權的退出程序和后續儲備勘查規劃等;進一步規范和加強鎢礦勘查、開采審批管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和政府調控作用,調控好鎢資源配置的"總閘",促進鎢礦資源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確保鎢市場供應的平穩。
二是提高產業集中度。要繼續推進鎢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化解產能過剩、防范市場風險,促進行業健康平穩發展。建議強化國家對戰略鎢資源的控制力度,資源配置向國有及國有控股大型鎢企業集團傾斜,提高資源開發及產業集中度。
三是改善營商環境。繼續加大對鎢企業減稅清費的力度,減輕企業稅費負擔,支持企業融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切實改善企業營商環境。建議下調鎢礦資源稅率,避免重復征稅,對鎢礦山企業實施采選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改造,綠色礦山建設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加大對鎢戰略資源的產品儲備,防控市場供應風險,促進鎢市場平穩運行。
四是加強行業自律。上下游企業要精誠團結,理性分析、科學研判市場趨勢,提振市場信心,共同抵制行業內惡性競爭和有悖于市場的惡意炒作行為,共創行業和諧共贏局面。深入調查研究,加強行業信息分析監測和發布,發揮好行業協會在協調行業發展、引導市場健康運行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作者 栗恒源)
轉自:中國礦業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