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普查歷史上抽查人員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事后質量抽查即將啟動。國務院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11日表示,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事后質量抽查工作將于6月15日在全國31個省(區(qū)、市)正式拉開序幕。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各地區(qū)、各部門和各級普查機構嚴格按照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的統(tǒng)一部署,堅持做實數據、摸清家底,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經過160多萬基層普查人員4個月的艱苦奮戰(zhàn),普查現場登記工作順利結束,取得了豐富翔實的普查原始數據。
按照《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方案》的要求,國務院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將統(tǒng)一組織開展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事后質量抽查工作。
國家統(tǒng)計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大型普查登記工作結束后開展事后質量抽查,是我國歷次大型普查的通用做法,也是國際通行做法。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總體安排,經濟普查工作重點轉入普查數據審核驗收和質量評估的新階段。事后質量抽查是新階段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經濟普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普查登記后進行的獨立調查,目的是通過抽樣核查部分單位,了解普查登記中發(fā)生的單位和主要指標的差錯情況,對全國及省級經濟普查數據質量進行評價,為全面應用普查結果提供科學依據。
目前,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事后質量抽查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國務院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fā)了《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質量抽查方案》,制定了《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質量抽查工作安排》,明確了事后質量抽查內容、辦法和業(yè)務流程,以及各項工作程序和組織紀律。
根據相關部署,10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抽查員將組成31個經濟普查事后質量抽查組,按照地域交叉、專業(yè)交叉的原則,對249個縣(市、區(qū)、旗)的996個普查小區(qū)進行抽查。抽樣的主要內容包括普查登記的規(guī)范性核算、普查單位核查,以及主要普查指標數據填報情況核查等。
國家統(tǒng)計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對普查進行事后質量抽查,有利于更加科學地把握普查質量,做到“心中有數、科學評估”,為下一步使用數據提供科學依據。
記者了解到,為提高事后質量抽查工作效率和抗干擾能力,保證抽查結果的客觀、公正、公平,抽查工作人員將全程使用手持移動電子終端(pad)填報核查數據,通過統(tǒng)一數據處理平臺完成抽查數據的接收、審核、比對和匯總分析。
同時,為提高抽查工作的透明度和規(guī)范性,國務院經濟普查辦公室還通過國家統(tǒng)計局外網、統(tǒng)計微訊等平臺發(fā)布通告,通過網上征集、層層篩選的方式,公開招募了31名社會義務監(jiān)督員,到各抽查組參與監(jiān)督抽查工作,義務監(jiān)督員將根據監(jiān)督情況填寫測評表,確保抽查工作全程在“陽光”下進行。
另據了解,6月13日,國務院經濟普查辦公室將采取現場視頻的形式,對事后質量抽查工作人員進行方案布置和業(yè)務培訓。(記者 林火燦)
轉自:經濟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