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指數和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分別為52.1%和53.7%,環比一升一落。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表示,7月份pmi指數小幅提高,表明經濟下行態勢趨緩。受市場需求變化拉動,生產經營活動出現恢復跡象,表明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效果開始顯現。但pmi指數仍在榮枯線以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不容低估,回穩基礎仍需大力鞏固。
從分項指數來看,7月市場需求增勢有所回升,企業生產活動有所加快,市場價格上升,大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回升。在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高于臨界點,新訂單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低于臨界點。
市場需求有所改善,新訂單指數為49.8%,較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結束了連續3個月的下降;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6.9%,較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但是,當前市場需求較去年同期仍處于較低水平,企業調查數據顯示,本月反映訂單不足的企業占比為47.7%,處于較高水平。
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所加快,生產指數為52.1%,較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結束了連續3個月的下降。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企業發展預期穩中向好。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3.6%,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減稅降費、定向降準等政策措施加快落地,進一步減輕了企業負擔,對穩定企業信心發揮了重要作用。
由于預期良好,企業相應增加了原材料采購和消耗,采購量指數為50.4%,較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重回擴張區間;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8%,較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企業銷售較為順暢,產成品庫存指數為47%,較上月下降1.1個百分點。
7月制造業購進價格和出廠價格指數均上升超過1個百分點,市場價格有所回升。購進價格指數為50.7%,較上月上升1.7個百分點,回到擴張區間;出廠價格指數為46.9%,較上月上升1.5個百分點,仍處于收縮區間。
從業人員指數為47.1%,較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結束了連續3個月的下降。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文韜表示,本月從業人員指數回升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從歷史數據來看,以往同期大多數年度從業人員指數都有所回升。目前該指數水平仍然偏低,低于去年同期水平2.1個百分點,后期走勢仍需觀察。
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0.7%,高于上月0.8個百分點,升至擴張區間;中、小型企業pmi為48.7%和48.2%,分別比上月回落0.4和0.1個百分點。
大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回升,大型企業pmi為50.7%,較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回到擴張區間,其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分別上升1.5、0.4和1個百分點,表明當前制造業供需增勢回升的主要動力來自大型企業。
文韜分析,總體來看,7月制造業pmi小幅上升,國內外需求有所改善,企業生產比較活躍。但有三點值得關注,一是中小企業發展態勢仍然顯弱,需要繼續落實對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二是裝備制造業pmi走勢較弱,本月裝備制造業pmi為49.2%,低于制造業pmi整體水平 0.5個百分點,低于去年同期2.8個百分點。
三是企業成本壓力增加,效益承壓。本月部分制造業原材料價格上升,相關企業成本壓力加大,如農副食品加工業,受非洲豬瘟等因素的影響,肉類價格大幅上升,企業原材料支出明顯增加。但出廠價格指數仍處于相對較低水平,企業效益空間承壓。
轉自:第一財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