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今年出臺了一攬子降費政策,比如減半征收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和民航發展基金,減免不動產登記費,降低移動網絡流量和中小企業寬帶資費、降低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等,預計實施后全年將為企業和群眾減負3000億元以上,政策實施日期正是7月1日。在這個降費落地的關鍵時期召開會議,目的就是要督促降費不折不扣落地。
上半年中央相關部門已經開展了新一輪清理涉企收費,不少地方也開展了專項清理規范涉企收費行動。所有減稅降費的措施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把實惠落在市場主體身上,讓經濟更有活力。
上半年,在各項宏觀政策不斷出臺、逐漸發揮效果的作用下,中國經濟運行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延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509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3%。
近年來,中央政治局一般會在7月底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這意味著,一場重要的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為中國經濟2019年下半場定調。
從最近的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內容看,繼續減輕企業負擔,利用金融工具支持實體經濟將是支撐下半年中國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
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要求,違規涉期收費將被大力清除,市場主體在享受減稅的同時,各種不合理收費也將減少,從而避免出現稅減費增沖抵大規模減稅降費現象。
同時,要按照宏觀政策的要求,統籌運用多種工具,推動實際利率有效下降,支持中小銀行發展,降低企業特別是小微、民營企業融資成本。要壓實地方責任,防范金融風險。區域金融改革創新要服從服務于宏觀政策的大局。
在全球多國央行采取降息政策,貨幣政策普遍轉向寬松之時,中國實施更為寬松貨幣政策的空間加大,采取利率市場化降息可能會成為下半年中國貨幣政策發力的路徑之一。
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大頭是消費。
今年以來,一系列促進消費的政策逐漸出臺落地,政策在提振消費增速、促進消費升級方面的效果逐漸顯現。近期,有關消費的利好依舊不斷,刺激汽車消費、發展夜經濟等具體措施也紛紛出臺。
內需是穩增長的重要支撐,汽車銷售增速向好,消費呈現出企穩的跡象。隨著天氣條件逐漸轉好,消費活力將在政策支持下進一步釋放,下半年消費穩定依舊可期。
再看進出口。雖然上半年中國外貿發展受到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但3.9%的同比增長率依然亮眼。上半年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貢獻率為20.7%,高于投資1.5個百分點。據此測算,凈出口拉動gdp增長1.3個百分點。
當前外貿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抓好政策落實,做好穩外貿工作。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表示,商務部正會同各地方、各部門,加強橫向協作,縱向聯動,確保政策措施早細化、快落地、真見效。同時問計于企、問計于地方,儲備更加精準有力的政策舉措并適時推出。商務部將繼續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著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振外貿企業信心,努力促進外貿穩中提質。
在穩定出口的同時,中國也在擴大進口。
7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專門邀請了商務部和上海市的領導介紹了第二屆進博會籌備進展情況。
據介紹,第二屆進博會仍由國家綜合展、企業商業展和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組成。不過新增了"進博會發布"平臺,還將豐富組織采購和洽談對接活動,加強國際高水準知識產權保護,促進地方省州交流合作。
雖然第二屆進博會企業展的展覽面積兩次擴大,增至30多萬平方米,但仍然"一展難求",參展國家和地區以及企業數量均已超過首屆。首發的新產品、新技術預計也將超過首屆。
去年舉行的首屆進博會簽署了578.3億美元的意向合同和協議。從目前第二屆進博會的籌備情況看,簽約有望更近一步。(記者 李高超)
轉自:國際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