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在北京組織了媒體溝通會,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理事長歐陽明高出席會議,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8)”的熱點問題進行了預熱交流和探討。
電動汽車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創新能力持續提高
據陳清泰介紹,2016年是電動汽車行業具有標志性的一年,一方面,中國的很多企業由原來的逆向設計迅速轉向了正向設計,另一方面,很多企業由腳踩兩只船到下定決心向電動化轉型。2017年電動汽車行業出現了全球性轉型,具體表現在幾個方面,其一,這一年里,有7個國家提出了禁止燃油車銷售的時間表;其二,全球主要汽車企業爭先恐后公布向電動車轉型。其三,國際資本市場對于電動汽車,包括關鍵零部件等,表現非常活躍。
陳清泰表示,能源、環境等諸多因素促進了各國加快轉型,而中國在電動汽車產業化上是全球起步最早的。他說:“我國在2009年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由彎道超車變成換道先行。燃油車我們追了50多年,有很大進步,但是始終沒有翻身;在電動車上產業化,這一換道我們先走一步,取得了主動,現在我們在領導著或者引領著這次汽車革命。”
陳清泰認為,電動汽車2017年的發展,一個總體的概念,就是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形勢喜人。其中重要的表現就是,正向開發幾乎完全取代了逆向開發,創新能力持續提高,整體技術水平上了一個很大的臺階。另外,主要產品的品質、品位、品牌,從產品的中低檔轉向了中高檔,部分產品已經提出要瞄準高檔車、瞄準豪華品牌。“在燃油車上要做到這一點很難,但是在電動汽車上提出這樣的目標,有一部分企業經過努力會取得很大的成就。”陳清泰說,“2017年市場上推出了一批深受歡迎和禮遇的車型,自主品牌建設取得了很大進展,開始走向品牌振興之路。電動汽車產業體系在逐漸完善,主要零部件特別是動力電池方面,我們始終保持了國際一流的水平,主要部件水平、配套能力大大提高。”
提高性價比打漂亮未來汽車品牌仗
陳清泰表示,目前,電動汽車在市場上接受程度迅速提高,美譽度也不斷提升,但電動汽車再往前發展要跨越一個臨界點,就是電動車的性價比要達到甚至超過燃油車,如果跨過這個坎,電動車就可以依托市場力量自主發展,現在還要靠政策、靠政府補貼。
陳清泰認為,電動汽車更確切的說法應該叫未來汽車,對電動車未來的發展必須要有一個系統的規劃,真正要使電動汽車改變未來、造福社會,僅僅靠電動化是不夠的,必須把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聯結在一起。為此,陳清泰呼吁中國電動汽車企業,利用政策退坡前的過渡期加緊壯大實力,在以下幾方面做進一步努力:
第一,準備退坡之后如何保障可持續發展。陳清泰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提高性價比,不能把續航里程全都推給電池,電動車自身要輕量化、節能化。
第二,產品技術要雙線作戰。第一條戰線,就是作為汽車的行駛功能現在并不完備,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需要繼續努力;第二條戰線,在提高行駛功能基礎上,必須提升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水平。目前,主導現代電動汽車生產品牌的大多是傳統汽車企業,缺乏互聯網基因。陳清泰表示,一方面,希望互聯網企業要大跨度進入電動車行業,來分享這塊蛋糕,要改變傳統汽車的基因;另一方面,傳統汽車企業要虛心、誠懇地去迎接互聯網企業進入,雙方密切配合,才能讓中國在電動汽車上真正在全球站住腳,干出特色。
第三,自動駕駛問題不容忽視。陳清泰認為,這是爭奪未來的一個制高點,無人駕駛涉及到國家安全,因此應該下更大的工夫。
第四,有限期間內抓緊品牌建設。陳清泰說:“在傳統汽車上,品牌已經被固化。國際產權組織一份報告指出,在食品、汽車類行業,產品價值中的30%—40%是品牌價值,我們中國企業在燃油車上基本上沒有分享到,在未來汽車上我們能不能把品牌仗打漂亮一點,把該得到的得到,我想是非常有機會的。現在國際上,對我們電動汽車的一些品牌已經開始有所認可。”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