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以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概念股依然保持著2017年的旺盛活力,其中去年表現不俗的鋼鐵板塊,在今年以來也出現了連續上攻的良好走勢。而在昨日,鋼鐵股更是集體走強,板塊整體大漲逾3%,表現極為搶眼。
具體來看,《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昨日三鋼閩光、*st重鋼2只個股強勢漲停,方大特鋼、新鋼股份2只個股漲幅也均超過5%,此外,漲幅超過3%的個股還包括:寶鋼股份、安陽鋼鐵、*st華菱、馬鋼股份、鞍鋼股份等。資金的大幅流入也成為板塊表現出色的重要推手,其中,方大特鋼(27051.10萬元)、寶鋼股份(19225.55萬元)、馬鋼股份(13334.93萬元)等個股昨日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過1億元,包括安陽鋼鐵(9033.03萬元)、南鋼股份(8931.84萬元)、三鋼閩光(8432.15萬元)、新鋼股份(8269.59萬元)、八一鋼鐵(7383.04萬元)、鞍鋼股份(5322.85萬元)等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入也均在0萬元以上,上述9只個股合計大單資金凈流入達10.7億元。
政策面上,近年來去產能成效斐然的鋼鐵行業,在新年伊始便吃了一顆“定心丸”,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近日發文強調,2018年要繼續堅定不移抓好鋼鐵去產能工作,力爭提前完成“十三五”去產能的上限目標,嚴禁以任何理由新增鋼鐵產能。對此,分析人士表示,需求端的改善疊加供給端的持續收緊,使得2018年鋼鐵行業仍有極大概率維持高景氣度。
事實上,伴隨著年報正式披露期的臨近,對鋼鐵行業2017年全年整體良好業績表現的預期,也成為近期板塊受研究機構普遍認可的催化之一,具體來看,在行業內已披露年報業績預告的11家公司中,有10家公司業績預喜,其中,三鋼閩光、沙鋼股份、金洲管道均有望在報告期內實現凈利潤同比翻番。值得一提的是,繼2017年年初大批鋼鐵企業順利“脫星摘帽”后,目前板塊內僅剩的2只*st類標的也有望較大機會在2017年年報期實現扭虧,其中,剛剛完成重組的*st重鋼在年報業績預告中明顯表示2017年有望實現凈利潤同比扭虧,而*st華菱在去年三季報報告期便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25.72億元,亦有望較高概率扭虧成功。
來源:證券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