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市場化交易電量居全國第一,同時成為國內電價最低的省份之一……記者從省能源局獲悉,自去年5月出臺并試行能源工業運行新機制以來,成效顯著:破解了長期存在的煤、電、水不均衡不協調的歷史性難題,能源供給質量持續提升,能源的戰略性、基礎性支撐作用持續增強。
去年5月1日,貴州省印發并試運行《貴州能源工業運行新機制實施方案》。新機制旨在通過打通煤-電-用產業鏈,構建煤炭、火電、水電利益緊密聯結新機制;通過完善水電火電發電權交易機制,確保煤炭企業均衡生產,確保電煤供應穩定,降低能源供應成本,進而打造電力成本洼地和集聚產業要素高地。
新機制試行以來,貴州省能源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成效明顯。通過放開競爭性環節電價、配售電業務和公益性調節性以外的發用電計劃,我省市場化交易電量居全國第一;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培育先進產能、智能機械化改造和煤炭資源綜合利用四大舉措,我省建立起煤炭、火電、水電三方利益緊密聯結的能源工業運行新機制,破解了長期存在的煤、電、水不均衡不協調的歷史性難題。
能源生產結構進一步向集約高效和清潔化轉變,能源供給質量得到提升。數據顯示,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省淘汰落后火電機組111.5萬千瓦、落后煤炭產能6571萬噸,建成一批節能環保高效燃煤機組和大中型水電站,建成48處大中型礦井,新增3910萬噸煤炭先進產能。到去年10月,全省煤炭公告生產能力1.73億噸,電力裝機5746萬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2632萬千瓦,占比達46%。
能源對全省經濟的貢獻加大,戰略性、基礎性支撐作用增強。數據顯示,全省規模以上能源工業增加值近年來實現了18%左右的年均增長,在全省工業增加值的占比保持在31%以上。去年1至10月,全社會用電量1106.8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4%;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6%以上,省內電煤供應4353.42萬噸,同比增長37.3%;輸電環節過網費每千瓦時下降1.66分,大工業用電價格每千瓦時平均下降0.1256元,成為國內電價最低的省份之一。省內工業企業大幅減少用電成本支出,實現效益回升,居民減少電費支出2億多元。
■相關新聞
為加快能源轉型升級發展步伐,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我省制定了貴州能源改革三個階段發展戰略目標,并明確六大實施路徑。
記者從省能源局了解到,第一階段的目標是:到2020年,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能源轉型升級取得顯著成效,互聯網、大數據與能源生產、消費深度融合;機械化、智能化、清潔化達到全國中等以上水平;節能減排取得明顯成效,能源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能源供給保障能力、普遍服務水平滿足全面小康社會要求。
第二階段的目標是:到2035年,能源機械化、智能化、清潔化水平和裝備制造水平進入全國前列;能源消費總量基本穩定、非化石能源生產和消費占比達50%以上;初步形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基本普及。
第三階段的目標是:到2050年,全面實現能源機械化、智能化、清潔化和裝備制造現代化。能源消費總量穩定下降,非化石能源生產和消費占比達80%以上,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全面形成,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全面普及。
據悉,為推進能源改革發展,我省明確六大實施路徑:實施煤炭工業轉型升級戰略行動;深入實施能源基礎設施改造升級建設行動;深入實施能源創新驅動戰略行動;深入推進能源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能源運行機制改革;建好用好“貴州能源云”和“安全云”。
來源:貴州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