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1月4日發布了《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持續健康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專用化、系列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斷加強,產品結構邁向中高端,力爭步入海洋工程裝備總裝制造先進國家行列。
《行動計劃》還強調了多類海洋工程裝備產品,包括到2020年,我國海上油氣生產平臺等高端產品國際競爭力明顯提高;海上風電裝備、海洋漁業裝備、海底礦產資源開發裝備、海洋電子信息裝備等新興海洋工程裝備研制和應用取得重大進展。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已進入世界海洋工程裝備總裝建造第一梯隊。但由于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裝備需求與國際原油價格密切相關,隨著國際油價的斷崖式驟降,全球海工裝備市場規模急劇萎縮,船東接船能力和接船意愿大減,我國海工企業面臨嚴峻的生存挑戰。
為加快提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發展質量和持續發展能力,《行動計劃》提出了六大方面17項重點任務。包括優化產業創新模式,建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提升海工項目綜合決策效率和智能化管理水平,推進海工裝備設計制造的智能化改造;大力培育發展核心優勢配套產品等。
“要加大調整重組力度,推動海工裝備制造企業(集團)實施專業化重組以及內部資源整合,壓減過剩產能。”上述負責人表示,要圍繞市場需求和前瞻布局,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延伸產業服務鏈條,拓展以工程服務為主的產業鏈發展新方向,向提供“產品+服務”模式轉變。
來源:經濟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