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科技廳對“基于x射線熒光光譜的水質重金屬在線檢測儀研制”項目進行驗收。領域專家在聽取了項目執行情況后,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驗收,為未來環境監測提供實時監控數據,預防重金屬污染環境事故的發生。
重金屬污染是指由重金屬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環境污染。主要由采礦、廢氣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屬超標制品等人為因素所致。環境中的重金屬含量增加,超出正常范圍,就會導致環境質量惡化,嚴重時甚至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因此,自2011年4月初,我國首個“十二五”專項規劃中就提出了《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力求控制重金屬污染。直到今天,重金屬污染仍然是亟待解決的環境問題之一。
此次研制出基于x射線熒光光譜的水質重金屬,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水質檢測的困難,是測量水質重金屬在線監測的新技術。據了解,此項目可廣泛應用到工業企業廢水排放口水質重金屬監測,以及江河湖泊等水體環境重金屬的在線監測,為水質重金屬污染提供實時監測數據,助力環境保護。
除水質重金屬檢測外,土壤重金屬污染近年來也得到了有效改善。隨著光學、生物學、遙感技術以及其他學科的深入研究與快速發展,新型檢測土壤重金屬的方法衍生而出,如高光譜分析法、太赫茲光譜法、生物量間接測定法及基于環境磁學的檢測方法等。這些方法彌補了傳統檢測方法的不足,增加了土壤檢測的及時性和高效性。
目前,國內用于土壤重金屬檢測的標準方法主要是通過強酸消解處理后,采用光譜法進行重金屬測量。實驗室檢測方法準確度較高,但其檢測周期長,檢測過程中容易產生二次污染同時不能進行快速即時檢測。在實際應用中不能同時獲得多種重金屬的含量,使得以自動化 、智能化 、綜合化和精確化的快速檢測土壤重金屬技術成為必然趨勢。
另外,在食品安全領域,近年來頻發的由于食品重金屬超標而造成的食物中毒事故數不勝數,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帶來了十分嚴峻的挑戰。重金屬可通過水、農作物等食物鏈體系到達人體內,經過長時間的囤積,對人體健康造成及大的威脅。而食品重金屬檢測儀則可為水質、食品、土壤等樣品中重金屬快速檢測提供技術支持,并根據客戶需要設置多套參數,為有效遏制食品重金屬污染事故的發生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在大環境影響下,世界各國都加大了對重金屬檢測方面的投入,運用光譜學分析技術、電化學檢測技術以及生物學分析等先進技術和最新研究成果,對重金屬污染問題進行研究。以期尋求一種更好的檢測方法,能夠快速、簡便、準確的檢測重金屬超標含量。如美國艾捷克公司生產的艾克 i-cheq 便攜式 xrf環保 rohs 分析儀;英國trace2o 公司生產的 metalyser hm4000 土壤重金屬測試儀;及我國蘇州浪聲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生產的 beethor x3g 700 手持式環境分析儀等。
檢測技術的不斷創新為預防重金屬污染帶來了新方法,不論是在食品安全、大氣安全亦或是水源安全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預見的是,以大氣、土壤、水等污染源監測為主的國家環境監測網絡已經形成,“十三五”期間,我國將繼續以提高環境質量為環保規劃的核心,為重金屬檢測領域帶來里程碑式的發展機遇!
來源: 中國化工儀器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