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下半年,多地相繼公布5g建設成果。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包括河北、福建、重慶在內的多地已超額完成基站建設半年進度。與此同時,北京、廣州、江蘇、安徽等地密集發布5g年度新建計劃,擴大5g基站建設規模,在5g+vr/ar虛擬購物、5g+醫療、5g+智能制造等諸多領域創新和拓展應用,進一步發揮5g等新型基礎設施的規模效應和帶動作用,持續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培育經濟新業態新模式。
7月16日,《2020年廣州市進一步加快5g發展重點行動計劃》對外發布,提出2020年底,新建5g基站1.27萬座,實現全市行政區域范圍5g信號連續覆蓋的基礎設施建設目標。此外,北京日前提出擴大5g網絡建設規模,今年將累計建成5g基站超3萬個。江蘇也表示全年新建5g基站5.2萬座,完成相應投資127億元。
而根據多地近期公布的5g建設成果來看,不少地方已經超額完成半年進度。河北日前宣布上半年新建5g基站9440個,完成全年建設目標任務的63%,順利實現“時間任務雙過半”。福建共建成5g基站1.3萬個,超額完成上半年進度。重慶日前也表示提前半年超額完成全年3萬個5g基站建設任務,截至7月1日,新建了3.2萬個5g基站,累計建成4.2萬個5g基站,實現全市所有區縣重點區域5g網絡全覆蓋。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無線電管理研究所ict研究室主任孫美玉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5g作為“數字基建”的領頭羊,其涉及領域多、涵蓋范圍廣、經濟帶動作用強。短期內,5g不僅對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等的作用突出,更將在穩投資、促消費、助升級、培植經濟發展新動能等方面發揮長期作用。各級地方政府進一步落實相關政策,出臺實施細則和專項扶持措施,將加快推進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和融合應用的步伐。(記者 郭倩)
轉自:經濟參考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