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據德國一家媒體報道,德國一家名為sandhelden的企業正在嘗試3d打印技術在衛浴行業定制領域的運用。目前該企業運用3d打印技術打印出的定制洗手盆已經上市,浴缸尚未上市,但是在材料選擇和技術上還碰到一些難題。
3d打印技術起源于1986年,直到1990年,人們才開始重視這項技術。近年來,3d打印技術發展迅猛,在航天、醫學、汽車的運用日趨成熟。尤其在醫學領域,醫生可以運用3d打印技術按照特定病人的身體部位或器官,打印器官模型,使用這些模型來規劃和實踐的手術來挽救生命。現在幾乎所有的航空航天部件的玩具都是用3d打印機的幫助下建立起來的。此外,在珠寶、建筑、時裝設計、藝術、建筑和室內設計領域也運用到3d打印技術。可以說,3d打印正在慢慢滲透到人們日常的生活中,sandhelden首席執行官peter schiffner表示:“我們的想法是在衛浴行業使用3d打印打開一個新市場。”
制造成本高
目前3d打印技術運用最廣泛的技術是選擇性激光燒結(sls)、熔融沉積建模(fdm)和立體光刻(sla)。選擇性激光燒結和熔融沉積成型用于熔化或軟化的材料產生層。據了解,3d打印技術的運用碰到最大的障礙是高成本。專業3d軟件和3d模型設計是造成3d打印高成本原因之一。sandhelden運用3d技術打印出來的定制洗手盆成本很高。據peter schiffner透露,定制洗手盆系列產品的成本在1129到1599歐元之間。高成本意味著售價也很高,市場空間自然就會變小。
3d模型復雜
影響3d打印技術推廣的另一個障礙是,它需要幾個小時甚至幾天來打印一個3d模型(取決于模型的復雜度和分辨率)。目前3d打印機的分辨率約為328 x 328 x 606 dpi(xyz),656 x 656 x 800 dpi(xyz)超高清分辨率。精度為0.025毫米-0.05毫米/英寸,模型尺寸為737毫米×1257毫米×1504毫米,對3d模型要求非常高。
材料選擇性少
目前3d打印運用的原材料為金屬、陶瓷、塑料、砂等,sandhelden上市的洗手盆運用的材料就是砂,“砂是首選材料,因為它是自然界,材料豐富,由砂生產出的產品是獨一無二的。”schiffner表示。但是,相比于洗手盆,消費者對浴缸的材質、審美要求更苛刻,浴缸表面要平滑、有光澤,這也是sandhelden企業遇到的難題,坐便器、蹲便器難點就更多了,sandhelden企業還沒找到合適的材料。12月21日,陶衛網獲悉,我國昆山工業技術研究院孵化團隊博力邁公司自主研制的國內首創工業級高性能陶瓷3d打印機和配套的陶瓷漿料問世,但是這一成果還只運用于醫學領域,3d打印離衛浴行業的運用還有一段距離。
市場尚未認可
3d打印可以給人們定制產品,改變人們思考3d打印和浴室的方式,“我們是第一家3d打印運用在衛浴市場,所以還不知道目前市場有多大。”schiffner說道。3d打印浴室用品在人們生活中很罕見,人們不知道一個3d打印的水槽不知道可不可以防漏,能用多久。所以如何保證3d打印的衛浴產品符合目前的產品標準是一大難題。相比技術、成本,3d打印的衛浴產品獲得認可還需要時間。
來源:廚衛資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