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即將過去,回顧這一年,無疑人工智能成為了今年的“網紅詞”,上到高層下到普羅大眾都在緊密地關注著人工智能應用的進展。為此,我國頒布了首部關于《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而資本也在不斷涌入,可以說在這一年運用人工智能的行業有了明顯增加。
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估算,中國在去年的機器人出貨量竄升27%,創出9萬臺左右的單一國家紀錄新高,接近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2019年將接近翻一番到16萬臺。
近五年來,我國機器人產業規模保持了約20%的高速增長。東北、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等區域已經初步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產業集聚區,同時不少國際知名企業來華投資建廠,也取得了較好的回報。
發改委印發《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包括智能機器人、智能汽車、新材料等9個領域。研究布局全自主編程工業機器人、人機協作機器人、雙臂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機器人,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業內認為,未來幾年內,智能機器人有望成為我國智能制造的下一片藍海。
機器人產業在急速發展的同時也需要更多地改進,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羅俊杰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機器人產業也面臨著機器人產品和技術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針對技術發展的不平衡與不充分,未來的機器人產業一是要推進產品質量邁向中高端;二是要防止行業無序競爭,規范行業發展;三是要培育世界級機器人產業集群,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四是要加強國際對接合作,開拓對外開放的新格局。
來源:原創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