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日前發布研究顯示,2021年一季度我國宏觀杠桿率為276.8%,比上年末低2.6個百分點。未來,隨著疫情影響逐步減弱,經濟增長穩定,債務總量與經濟增長相匹配,預計今年宏觀杠桿率將保持基本穩定。
央行介紹,一季度我國宏觀杠桿率凈下降2.6個百分點,在有效支持防疫背景下,實現債務基本穩定。
初步測算,2021年一季度我國宏觀杠桿率為276.8%,比上年末低2.6個百分點。分部門看,非金融企業部門杠桿率為160.3%,比上年末低0.9個百分點;政府部門杠桿率為44.5%,比上年末低1.3個百分點;住戶部門杠桿率為72.1%,比上年末低0.4個百分點。各部門杠桿率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疫情期間我國宏觀杠桿率上升幅度低于主要發達經濟體。與發達經濟體相比,我國杠桿率增幅較低。2020年三季度,我國杠桿率比2019年末高25.1個百分點,而發達經濟體、美國、日本、歐元區杠桿率分別比2019年末高33.1、36.8、36.3、28.1個百分點,增幅明顯高于我國。
央行提到,當前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效率提高,新增相對較少的債務資金,支持經濟快速企穩。2021年一季度末總債務同比增長11.5%,增速比上年末低0.9個百分點,處于歷史較低水平,比2009-2019年總債務增速平均值低約5個百分點。我國經濟增速穩步回升,而債務規模增速平穩下降,這表明宏觀調控政策對實體經濟的傳導更加通暢,債務資金使用效率明顯提高,即新增較少的債務資金,支持經濟較快恢復至合理區間。
此外,就住戶部門看,央行表示,近年來,我國住戶部門杠桿率持續上升。2008-2019年,住戶部門杠桿率由18.2%上升到65.1%,年均增長4.3個百分點,且歷年增幅波動不大,增長一直較為平穩。
2020年末,我國住戶部門杠桿率比2019年末高7.4個百分點,對宏觀杠桿率整體增幅的貢獻率為31.3%,較上年大幅下降36.2個百分點,住戶部門杠桿率對宏觀杠桿率增長的推動作用在弱化。
當前住戶部門債務過快增長得到一定遏制。從債務增速看,2018年以來我國住戶部門債務增速總體呈放緩態勢。
在住戶部門債務增速放緩的同時,住戶部門債務結構也在不斷優化。居民債務增長呈現“一升一降”特征:一是政策支持的個人普惠小微經營貸款增長較快,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疫情發生以來,宏觀調控政策突出保市場主體特別是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創新實施直達機制,穩經營、保就業。3月末,個人經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4.6%,比上年同期高11.5個百分點。二是住房類貸款增速放緩。2018年一季度以來,住房類貸款增速總體逐步放緩。3月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4.5%,比上年同期低1.4個百分點。
央行同時強調,未來,隨著疫情影響逐步減弱,經濟增長穩定,債務總量與經濟增長相匹配,預計今年宏觀杠桿率將保持基本穩定。
轉自:中新經緯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