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事故容錯燃料研發項目專家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宣布,由中國廣核集團首倡的事故容錯燃料已從概念、材料研究開始轉向工程示范研究。這標志著近50年來核燃料領域最大的一次技術革命取得了新進展。
安全性與經濟性事關核電產業的生存發展,核燃料更是核電安全的關鍵和源頭。事故容錯燃料(atf)是為提高燃料元件抵御嚴重事故能力而開發的新一代燃料系統。它可從根本提高核反應堆安全性能,抵御嚴重事故,有效緩解事故后果,保護公眾和環境免于放射性污染。據中廣核研究院副總經理郝志堅介紹,“atf與非能動等安全技術相結合,突破了傳統安全做‘加法’的縱深防御理念,可簡化核電廠安全系統設計,顯著提升核電廠的安全性以及經濟性,賦予核電更大的發展空間”。
據悉,中國atf研發始于2015年,由中廣核牽頭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事故容錯燃料關鍵技術研究”,聯合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組成atf技術研發國家隊與燃料產業聯盟。歷經努力,他們順利完成atf燃料概念設計,atf性能分析軟件編制等一系列工作。目前,atf項目正轉向型號研發以及工程示范應用,推進國家級atf評測平臺與標準中心建設、國家級核燃料與材料人才隊伍建設等領域相關工作。
來源:經濟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