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簡稱“人大國發院”)聯合人大經濟學院、中國誠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12月16日發布最新一期《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報告》。報告指出,從11月份數據來看,中國宏觀經濟進入平穩期,經濟進一步下滑的風險下降。
從投資來看,今年以來,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同比增速與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保持高度的一致性。1-11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達到10萬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17.5%,與上年同期相比基本保持一致。而1-11月份房地產投資增速下降至7.5%。
“這進一步印證了2016年以來,中國經濟開始擺脫以房地產和金融‘雙輪’交替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人大國發院研究員、經濟學院副教授范志勇說。
他特別強調,目前投資增長的最大隱憂在于民間投資尚未復蘇。從民間投資來看,1-11月份累計同比增速5.8%,比2016年同期上升了2.7個百分點,但慢于同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尚未到調整窗口。”
報告建議,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沒有觸底企穩之前,宏觀經濟政策的總體積極性定位不宜改變。
報告還指出,民間投資啟動是投資和宏觀經濟實現穩定的關鍵。民間投資啟動的核心在于提高投資未來預期收益率,預期收益率的提升來源于資本投資的新空間、投資成本的降低以及投資產業需求的擴展等方面。民間投資的啟動必須采取系統性的政策方案和改革措施。
報告預測,未來ppi無論是同比漲幅還是環比漲幅都將會收窄。
從最近幾個月數據來看,ppi同比和環比漲幅均已出現下降跡象,報告分析認為,造成同比增長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價格基數上升。
人大國發院研究員、經濟學院副教授范志勇表示,自從2016年2月生產資料價格出現反彈以來,所有生產資料的價格均已超過2008年1月份金融危機爆發初期的水平,正逼近2011年年中至2012年年中的價格高位。
不過,他認為,由于投資和工業生產尚未全面復蘇,生產資料價格進一步快速上升的空間比較有限。
今年以來,cpi走勢相對平穩。從影響cpi上漲的因素來看,11月份整體上體現出非食品和服務類價格上漲幅度高于食品和消費品類的價格上漲幅度。
在范志勇看來,服務類價格上漲將是長期趨勢。而未來幾個月豬肉價格降幅可能將會進一步收窄,但對食品價格和cpi不會造成顯著的壓力。
來源:人大國發院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