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能源展望——安全、經濟、可持續
在最新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weo)的版本中,國際能源署首次介紹了可持續發展情景。在這種情景中,國際社會在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制定的與能源有關的目標 “采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改善空氣質量;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對現代能源的普遍能源獲取。總之,提供安全、經濟、可持續的能源”。該方案列出了實現這些目標的措施,包括增加對低碳技術如核能的支持,促進創新技術的研發以及刺激創新型市場的形成。
在報告的前言中,國際能源署執行理事長法提赫˙比羅爾(fatih birol)表示:“這是全球能源的非凡時期,”他說有四大趨勢正在“深刻地改造能源部門”。這些是:清潔能源技術成本的持續降低;電力和數字化技術在整個能源領域的重要性迅速增加;中國服務型經濟轉型和能源結構的轉變;美國的頁巖氣和致密油的市場活力。
核電占比依然在增長
在iea的可持續發展情景下,世界發電量將從2016年的24,765 twh增加到2040年的35,981 twh。在這種情況下,全球核電發電量將從2016年的2611億千瓦時增加到2040年的5345億千瓦時,占電力總產量的15%,高于11%。
世界核能相關政策參差不齊,中國和印度有意擴大核電的使用,而法國和韓國意圖減少對核電的依賴。雖然核電的增勢在“局部縮小”。但是,核電的全球分布變化很大。中國和印度的強勁增長遠遠超過歐盟、日本和韓國的減幅。國際能源機構表示:“政策和技術環境不斷變化,我們對”世界經濟展望“的預測也在變化。
對核電的期望仍在上升
盡管近年來碳排放量已經趨于穩定,但報告發現,與全球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到2040年仍略有增長,但增幅略低于去年的預測。 iea表示,“但是,這還遠遠不能避免氣候變化的嚴重影響。”
世界核協會總干事agneta rising表示:“核電將在提供清潔、可靠電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人們能夠在不損害環境的前提下滿足他們的發展需求和期望。”
全球核電工業已經設定了到2050年占全球電力需求的25%的目標,這就要求核電的發電量要比目前的水平提高三倍。
rising補充說:“我們已經設定了這個目標,因為電力需求可能高于預期,其他低碳資源可能達不到預期,核電行業已經準備好提供更多的電力。”
她繼續說:“我們同意iea的看法,如果維持當前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的話,就需要增加對核能和創新市場等低碳來源的支持。
來源:核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