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廚具網
    手機版    二維碼   標簽云  廚具企業大全

風電后十年路在何方?

2024-05-15 14:53:34 來源:能源雜志 作者/編輯: 瀏覽次數:2910 手機訪問 使用手機“掃一掃”以下二維碼,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十年對于一個行業而言,是一個重要的拐點。如今,高速發展的風電已步入瓶頸期,風電企業絞盡腦汁“上山、下海、進軍低風速”,不斷盤活存量。但是,補貼的抽離、強烈的電價下調預期、“搶裝潮”之后的業績遇冷、艱難的“走出去”,面臨這些問題的風電后十年,能否延續前十年的輝煌?

? 分散式風電——希望的田野? ?

以2011年為分界線,我國風電發展從規模化集中開發,轉向集中規模化開發與分散式開發“兩條腿”走路,然而分散式風電發展六年之久卻一直冷清,可見其開發難度之大。今年6月6日,國家能源局發文重推分散式風電,分散式風電一躍成為發展重頭戲。

對重出江湖的分散式風電,不少業內人士起初認為其不能扛起風電發展大旗。但可喜的是,在2017北京國際風能大會(cwp2017)上,《能源》雜志記者聽到了業界力挺分散式風電的聲音以及解碼分散式風電困境的良方良策。

業內人士認為,如今分散式風電已經迎來了發展的正確時間點:技術準備已經到位,南方的集中式已經做的差不多了,不管是從市場需求、行業發展,還是技術準備上都達到了這個時間點。

遠景能源副總經理王曉宇博士在接受《能源》雜志記者采訪時表示:“五年前做分散式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語,技術的變化之快,幾乎每年都會有新的機型,有新的價格,新的度電成本出現。廣大的南方低風速為整個中國的風電技術換取了一個發展的時間,同時也給了它自己能夠不斷提升的市場機會。”

對此,遠景能源副總裁田慶軍補充說,中東地區部分散式的資源很多是集中開發剩下來的優質資源,江蘇、山東、安徽的某些地區風速能達到6m/s,這樣的資源在集中開發中已經很難找到了,在這些地方開發分散式風電項目的整體經濟效益還是可觀的。

為解決環境保護、土地利用規劃以及審批手續復雜等問題,應該讓土地擁有者、附近居民以及各級地方政府等利益相關者從風電開發中得到好處,分散式風電才有可能大發展。

田慶軍的觀點是,中國有接近70萬的自然行政村,如果有30萬個行政村采用分布式能源來布局的話,市場空間將是巨大的。“一項政策執行的好壞,有沒有生命力,往往要看看最底層的農村,離用戶越近生命力越旺盛,也更符合商業本質。”田慶軍在接受《能源》雜志記者采訪時說道。他提出了一個暢想,把立在田間地頭的風機,與當地進行20年的利益捆綁,“如果社會資本、農民、政府能夠參與進來,以后核準的問題,用地的問題就都好解決了,收益也可以大家共同享有”。

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副董事長沈忠民在出席cwp2017企業家論壇時則表示,明陽提出了“普惠制”理念,即不管是開發商,還是供應商,能夠真正把在整個產業鏈上創造的能源和消費者直接對接才是行業最終的出路。“我們要真正創造一個利益共同體,把消費者的訴求結合起來,才是真正的出路。”沈忠民呼吁。

此外,沈忠民還從風電融資的角度對分散式風電的發展進行了解讀。他說,風電人必須接受光伏在股本和債務融資市場相對更受青睞的事實,“資產交易,風電的交易的頻繁度、踴躍度,遠遠弱于光伏,風電行業必須創新商業模式,為本行業在資本市場重新樹立形象。”而分散式風電的開發,關鍵因素是要創造化解風險的整體解決方案,從而將可能相對多元主體的分散項目在投融資層面上集約化,充分利用好社會資本。

另一方面,由于分散式風電具有對并網的負荷水平、短路容量和裝機容量要求不高,度電成本低,占地面積小,投資規模小,建設周期短,收益穩定的優勢,cwp2017與會專家提出,可以徹底顛覆開發商開發分散式的風電模式,將觀念轉變,“今后分散式開發的主力應該是民營企業”。

? “兩海”戰略——新的藍海??

風機搶裝潮過后,嚴重飽和的國內市場恐難再上演裝機“神話”,風機銷售承壓。中金公司分析數據顯示,國內行業競爭愈加激烈,預計2017年風機銷售價格同比下降5%,銷售毛利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

面對國內風電市場的日益飽和,加之限電情況惡化,我國風電企業不得不面臨“轉型及如何轉型”的拷問,尋求新的盈利增長點。在行業緊縮之下,海外市場成為一片提供市場彈性增量的新藍海,國內風機廠商已加緊國際化步伐以釋放產能。

以金風科技為例,其最新年報顯示,2016年,金風國際新增開發容量440mw,同比增長151.4%。今后將加大對新興市場如非洲、南美和亞洲等地區的市場開發,繼續深耕澳洲、美洲市場。經過8年的海外耕耘,金風已布局7個片區,覆蓋了6大洲。戰略目標也從目前的8.37%,希冀迅速擴張至30%。

但是這一開辟彈性增量藍海的骨頭并不好啃,國際項目具有周期長、海外市場分散、單體市場狹小的特點,拿一個生命周期20年的東西去賣沒有那么簡單,進軍海外市場之路的困難和復雜遠超想象。除了對當地環境的不熟悉、認證及融資問題需要艱難克服。“海外生意的本質是業主、銀行、保險公司,西方技術認證是需要第三方證明的,需要專家出證明,它們是大的認證機構,非常權威,獲得認證的過程很難。”一位風電整機商海外項目負責人告訴《能源》雜志記者。

“中國企業走出去大多數是跟著國內業主一起走出去的。在一個完全的競爭市場上是不存在這種機會的,中國的央企自己開發、自己建能力不行,當地進行融資很困難,不光銀行要看,電網也要看。整體的融資,國外電網、當地政府、第三方的金融機構、銀行都過了以后才行。”上述人士對《能源》雜志記者表示。

此外,海外市場的工業管理體系、規則與國內完全不一樣,經營理念和操作的順序、思維邏輯不一樣,管理和理念也需要國際化。與維斯塔斯、ge和西門子三大超級巨頭爭食,更是壓力重重。

雖然艱難,但國內以金風科技為代表的風電企業已經開啟了全球化雄心,我國風電企業走出去能否繼續突破,還將拭目以待。

相較于艱難突圍的海外市場,海上風電迎來了政策、市場利好。根據國家能源局制定的《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間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在8000萬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風電新增容量400萬千瓦以上。按照陸上風電投資7800元/千瓦、海上風電投資10元/千瓦測算,“十三五”期間風電建設總投資將達到7000億元以上(其中海上640億元)。

隨著資本聚集、政策加碼,在“十二五”期間未完成任務的海上風電或將成為一個風口,迎來淘金熱。近半年來,浙江等省市海上風電項目紛紛通過驗收,三峽、華電、金風、聯合動力等行業巨頭紛紛簽下大單跑馬圈地,“蓄勢待發”、“迎來拐點”等詞匯高頻率出現。

湘電風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岳智對《能源》雜志記者表示,海上風電從當年的小批量,到今天的全方位推進,主要得益于兩點原因,第一是風電企業通過近十年的發展,大兆瓦風機已經開始趨于成熟,從原來的大部件進口,過渡到現在的國產化推動,成本已經能夠適用于海上風電。第二是國家政策,隨著陸上風電場越來越少,海上風電已經走到了風電行業的前面。

目前,國內已經可以生產5兆瓦和6兆瓦大容量風電建設,在海上風電有示范的基礎,未來風電將向著更大兆瓦單機功率進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版)》強調,將3mw以上海上風力發電機組配套的各類發電機、軸承、風輪葉片等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作為我國“一路一帶”國家戰略以及“十三五”新能源規劃中的重點產業,海上風電也是用來推動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能源轉型的重要手段。

但我國海上風電具有基因缺陷,缺少“下海”經歷,且海上風電建設運維成本高、安全性差,另一種聲音對此降了溫,認為未來海上風電還需謹慎發展。一位整機制造企業負責人憂慮地對《能源》雜志記者表示,目前我國海上風電的技術,與陸上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現在還沒出過事兒,出事就是大事情。”

田慶軍對此認為,海上風機和陸上風機的運維成本是十倍的關系。從理性的角度來說,海上要用最成熟的技術來做,而現在正好相反,用的最新的技術。

田慶軍說,“十三五”期間,大家都躍躍欲試,但海上真正的黃金期應該在“十四五”,再經過三五年的發展,海上的風機技術會進步,海上風場的運維經驗逐步積累,海上風電會逐步快速成長。“現在還是雷聲大,雨點小。”

? 數字化元年——決勝未來??

物聯網已成為頂替互聯網的“獨角獸”,智慧城市的物聯網化正逐步蔓延,未來已呼之欲出。但當下的物聯網機會,恰恰不在科技公司,而在制造業里。風電已迎來新的風口——將演變為以智能硬件和軟件相互結合的數字化產業。

今年國際風能大會的主題是“風電的數字化時代”,去展臺走一圈兒,便可發現,今年所有的企業基本都在提智能風機,探索智能化,應用更多、更精細的傳感器。數字化已從個別公司的“獨舞”,過渡到全產業開始全面運用大數據,整機廠商紛紛加快了向智能風機設計和數字化運維管理的腳步。

陳岳智告訴《能源》雜志記者,好多年前,不少企業就已經提出智能化風機、數字化風機。但是為什么沒有形成革命?因為所有的智能化與數字化都是與業主結合的,業主的觀點和投資商的觀點,如果沒有站在同一個層面考慮的話是難以推進的。“當有一天,業主認識到智能化和數字化對風電場的管理、對風機的度電成本和發電量有好處的時候,就是它們有興趣去改變的時候,數字化的發展是很快的,因為現在的制造企業已經具備這個條件了”。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在cwp2017上公開表示,在數字化浪潮之下,不是風電企業想不想數字化的問題,而是時代的變革迫使企業需要通過數字化技術驅動變革、提升效率、創新產品。

“智能風機已經從提出‘概念’、開始研究逐步步入現在的商業化階段,今年是數字化在行業廣泛應用的真正的元年。”秦海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眼下,風電發電機組設備層面已經大量使用物聯網技術、ict技術、智能化技術,進行數據分析。”

數字化時代下,產品優化、迭代速度的加快,也給風電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武鋼在2017年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表示,在這一背景下,數字服務逐步成為有價值的商業模式。“比如數字風電場的出現,可進行基于數據資產性能管理,進一步提高發電量,降低運維成本。”

金風科技推出了雷達測風系統efarm雷達控制技術,通過分析處理并控制機組響應匹配入流風速變化,實現“精準對風”,減少發電量損失,提升風機環境適應性與降低尾流影響。

遠景能源在智能風機上實現了兩個突破性技術:激光雷達和智能葉片。激光雷達能夠通過激光提前7、8秒感知風輪前面的平面風速,使得風機能夠做出前窺控制,從而提升發電量,降低載荷。智能葉片通過機器視覺攝像頭感知葉片的動態特性,使得更長更輕更柔軟的葉片設計成為可能。

此外,明陽、上海電氣、聯合動力設備制造商等也紛紛推出數字化新產品。

對于數字化時代風電企業路在何方,武鋼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提出了建議:宏觀上要實現能源互聯網和多能互補,并借助數字化預測,實現負荷與電源的統一管理。最終,通過數據驅動創新,實現共享、融合和跨界。

微觀上,數據化是智能化的基礎。“只有借助數據才能實現向高效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和個性化設計供應商的方向轉型,最終實現精益化,實現從智能到智慧的轉型。”

來源:能源雜志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

 
本條標題:風電后十年路在何方?
本條信息網址:
文本助手 資訊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閱讀關鍵詞
  • 手機瀏覽本文

    手機應用中掃描本文二維碼,即可瀏覽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網絡中。

  • 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關注中華廚具網微信公眾號,實時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版權/免責聲明:
一、本文圖片及內容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如涉及各類版權問題請聯系及時刪除。
二、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三、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中華廚具網

0相關評論
今日熱點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薦品牌更多
熱門頻道
關閉廣告
合作伙伴:
中華廚具網 魯ICP備2021046805號         魯公網安備 37162502000363號 (c)2018-2025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有風險 加盟需謹慎
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丰满少妇人妻久久久久久4|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国产A级毛片久久久精品毛片| 一日本道伊人久久综合影| 久久国产色AV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国产潘金莲|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2021| 热久久国产精品|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爱| segui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7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天堂中文久久久久| 久久天天婷婷五月俺也去|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2021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户|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成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久久一本综合|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pp|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狠色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 欧美黑人激情性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波多野结衣高潮| 伊人久久五月天| 99蜜桃臀久久久欧美精品网站|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88| 成人亚洲欧美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伊人66久久大杳蕉网站谷歌|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少妇无套内谢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