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開啟,使得整個國內的互聯網呈現一種大移民的狀態。由傳統的pc互聯網逐漸向移動互聯網轉移。據cnnic的數據顯示中國網民規模達6.1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5.8%。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5億!其中手機搜索用戶數達4.06億,手機搜索已經超過手機新聞,成為除手機即時通信以外的第二大手機應用。便捷的手機上網方式,讓手機網民成為中國網民的主要增長點。
站在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轉折關口,移動互聯網的入口與傳統互聯網的入口又有何不同,儀器行業的廠商、渠道商企業又如何才能順應移動互聯網的發展?
遺憾的是,儀器行業眾多的企業并未真正把握移動互聯網的內涵,許多人僅僅是把web網站換做app,仍然沿用pc互聯網時代的做法去運營。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儀器行業是流量碎片化的時代,是品牌加服務的時代。突破創新,不安于現狀,借助多種營銷模式全方位打開市場。在此過程中,客戶的應用體驗至關重要。
在pc互聯網時代,一直流行一種思維:流量至上。在儀器行業某信息網首頁廣告一度拍賣達到數百萬,被眾多國外廠商所追捧,但2014年之后,國外儀器廠商幾乎都不做了,但國內儀器廠商又開始追捧,錢花得不少,卻沒有任何效果,說直白點,就是風口在哪里都不知道。
按照互聯網流量邏輯,大家發現:網站的上游是導航,導航的上游是搜索,搜索的上游是瀏覽器,瀏覽器的上游是輸入法,輸入法的上游是殺毒軟件,殺毒軟件的上游是操作系統。經過多年嘗試之后,事實證明:導航、搜索引擎、瀏覽器、殺毒軟件具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尤其是搜索。于是,大約十年的互聯網“戰爭”都圍繞這些關鍵節點而展開。這種思維衍生出來的創業邏輯就是要控制流量節點,例如建立行業門戶網站,例如中國化工儀器網等。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把控著流量入口的平臺都將會有巨大的發展,但對于儀器企業而言,即使你懂得社會化手段,懂得如何通過信任關系提升轉化效率,你的增長速度仍然非常緩慢。
但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則通過信息革命沖破了流量思維,移動生態于是呈現出碎片化、去中心化的狀態。這些革命因素是:無限制的粉絲機制、大數據、應用場景。
1、無限制粉絲機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曾經的行業門戶網站無所適從 twitter與新浪微博對于移動互聯網的貢獻就在于粉絲關注關系與信息轉發機制,微信公眾號更是借勢微信的強社交關系將粉絲機制推向更新的高度。在這樣的機制下,信息的傳遞廣度與速度遠遠超越2009年以前的任何方式。這也帶來自媒體的春天:關注可以超越門戶超越搜索引擎,品牌可以以光速建立與傳播?!@就是邏輯思維的邏輯:在這個時代,你不一定需要建立多么大的平臺,可是你的影響力一樣會十分巨大。因為大量的用戶通過微信群、朋友圈實現了信息交互,甚至每個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微信群,形成自己的微信資源群,自己做群主,吸引更多的人關注。這勢必對web2.0版的互聯網行業門戶產生巨大的沖擊。如果企業現在還把大量的費用花費在硬廣告的投放上,只能說明這位企業家已經落伍了。
2、大數據則解決了另一個問題:轉化率。近兩年的網站運營實例告訴我們,即使你的網站在流量上并不出色,可是如果你能夠掌握精準的用戶數據,你一樣可以抄流量的后路!圍繞用戶數據細分、篩選,你可以獲取細分需求的用戶,個性化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服務。前段時間與一些國產儀器企業交流,發現市場做的太過粗糙,就是競爭對手參加展會就參加,對手做百度推廣就跟風去做,對手做行業門戶廣告自己也跟風去做,至于投放后的效果如何,幾乎不去評估,這樣的市場投放怎么能有效的轉化成銷售量呢,如果你是一名通過o2o原理賣儀器的銷售或渠道商,你完全可以逐步積累精準的數據,然后進行數據跟蹤,這樣你就是一名比別人轉化率高10倍的好銷售!這就是革命!
3、應用場景是一種全新概念,就是用戶或渠道商在采購時所有的需求轉換成一種交易場景,一個用戶在采購一批實驗室設備時,他不會一家家去問,因為時間成本太高,所以會進行招標或找一個熟悉的經銷商進行打包,將時間成本及資金壓力進行轉嫁,降低風險。當經銷商拿到訂單時,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快速的找到供應商,找到安全的供貨渠道,拿到合理的渠道折扣價,賺取相應的利潤。因此儀器行業的移動互聯網要解決的就是用戶或渠道商在采購環節的應用場景。場景,將所謂入口徹底改變,用戶與他所需服務之間不再是信息,而直接是一種連接!
來源:儀器交易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