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建設甘蔗“雙高”基地,到生產糖果,廣西扶綏縣以一顆糖的甜蜜旅程走出了糖業“二次創業”新路徑。為加快推進甘蔗生產機械化,該縣對農機具購置及農機作業等明確財政補貼標準,目前全縣擁有大中型拖拉機2473臺,其中大馬力拖拉機933臺等。
冬日暖陽下,望著碧波起伏的連片蔗海,吳品剛喜不自禁。2017/2018年榨季普通糖料蔗收購首付價日前確定為元/噸,比上榨季增加20元/噸。作為扶綏縣渠黎鎮渠蘆現代農業專業合作社總經理,他盤算著1.37萬畝甘蔗會增加多少收入,社員分紅能多幾成。
而在中國-東盟南寧空港扶綏經濟區廣西糖果休閑食品產業園內,廣西金冠食品有限公司正趕在春節糖果銷售旺季前開足馬力生產,這個一期年產糖果2萬噸的項目讓“糖都”崇左不產糖的尷尬成為歷史。
始于建設甘蔗“雙高”基地,到生產糖果,扶綏縣以一顆糖的甜蜜旅程走出了糖業“二次創業”新路徑。
專業化種植夯實一產
身體多病的吳陸遜不能勞作,家里的5畝甘蔗地全靠老婆打理,年收入不超過0元。這一窘境從2015年開始得到改變,源于他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每年不但得到0元分紅,老婆也騰出手干起小買賣,生活改善不少。
吳陸遜加入的是渠蘆現代農業合作社。全村土地由合作社統一整地、統一耕種、統一管理、統一收割、統一分配,所得收入扣除成本后按農戶土地所占比例進行分紅。吳品剛說,入股土地統一由合作社實行土地規模經營。社員按照入股土地面積分攤經營成本,分配經營利潤。土地入社以后,農民一方面可以坐享入社帶來的股東收益,同時可以在合作社當農民工,獲得打工收入;另一方面,還可以就近在村里搞養殖、搞流通或其它服務業,增加收入,最大限度實現社員收益最大化。該合作社覆蓋3個自然村,共有604戶農戶入股。據統計,社員人均年收入是入股前的2.5倍。
專業合作社壯大了經營主體,實現了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解決了老弱病殘等困難家庭缺少勞動力、抵抗風險能力弱等問題,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加了農民收入。
除此之外,扶綏縣積極構建以專業種植企業、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為主的經營體系,推動“雙高”基地規模經營。目前,全縣共有甘蔗專業種植公司23家、甘蔗現代農場16家、甘蔗種植專業合作社78家。
該縣對連片規模經營畝以上的起示范帶頭的優秀經營主體,獎勵資金10萬至30萬元。2016年,共表彰專業種植公司、合作社和種植大戶12個,發放獎勵資金135萬元。
2014-2017年,全縣“雙高”基地建設任務面積38.88萬畝,實際實施41.66萬畝,夯實了甘蔗“第一車間”,甘蔗種植面積穩定在110萬畝以上。
機械化破解成本“瓶頸”
近年來,甘蔗種植、收割面臨請工難、成本高、效益低等嚴峻現狀,為此,自治區提出糖業“二次創業”。自治區糖業辦主任黃勝杰認為,提高甘蔗種植、收割機械化水平是破解成本“瓶頸”的關鍵。
由于集約種植,全程機械化成為了可能。
扶綏每年都組織“千臺機械鬧雙高”大行動,簽訂機械化服務協議、執行訂單服務作業,采用機械化全程推進“雙高”建設,最大限度提效節本。目前,全縣擁有大中型拖拉機2473臺,其中大馬力拖拉機933臺、大型甘蔗種植機85臺、甘蔗中耕覆土機1160臺、大型甘蔗收割機22臺、甘蔗裝載機256臺,每個行政村均成立1個以上農機作業服務組織,“雙高”基地全程機械化率超過65%。
為加快推進甘蔗生產機械化,該縣出臺優惠政策給予扶持,對農機具購置及農機作業等明確財政補貼標準。除享受中央及自治區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縣級財政對購買小型甘蔗覆土蓋膜種植機補貼0.2萬元/臺,對購置大型甘蔗種植機補貼1萬元/臺,對購置大型甘蔗收割機補貼10萬元/臺,對購置粉壟機補貼15萬元/臺,對購置大型甘蔗植保機補貼0.2萬元/臺。同時,對實施甘蔗機械種植、機械收割等也給予作業補貼。縣財政對實施機械種植示范點給予補貼30元/畝,對實施機械收割的甘蔗給予10元/噸作業補貼。此外,制糖企業也積極配合,對實施機械種植補貼30元/畝,對參與機收甘蔗運輸的車輛給予20元/噸的運費補貼,并在機收甘蔗扣雜率、入廠壓榨等方面大開綠色通道。
而在崇左市,今年有121家農機專業合作社、13家農機服務公司、1020個農機服務隊參與“雙高”基地建設,完成甘蔗“雙高”基地建設任務58.47萬畝,完成蔗地機械化深耕深松58.47萬畝,深耕率100%。2016/2017年榨季,投入甘蔗收割機72臺,完成甘蔗機械收割面積6.77萬畝,比上個榨季增加231%,在全區繼續領跑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
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
廣西金冠食品有限公司今年7月投產,“糖都”產糖成為常態。不僅如此,在中泰產業園內,“好青春”甘蔗醋飲料從這里走向尋常百姓餐桌。11月24日,“好青春”獲第13屆廣西名特優農產品交易會金獎,拉開了當地糖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大幕。
通過“雙高”基地建設,扶綏縣甘蔗“第一車間”得到進一步鞏固,有力帶動制糖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一二產有效融合。
扶南東亞、東門南華兩家糖廠的單廠加工能力位居全國第一、第二位,日榨能力達5.5萬噸,整個榨季可以壓榨650萬-700萬噸原料蔗。
扶南東亞公司采用的二步法制糖工藝為全國首創,連續煮糖、真空吸濾泥、dcn系統、濕電除塵和脫硝廢棄利用工藝等技術全國領先。蔗渣發電、造紙、酵母、酒精、味精、養殖、肥料及生物化學等相關產業不斷完善,全縣蔗糖業綜合產值超過70億元。
9月15日,我國第一個糖業發展的專項產業園區——廣西·中國糖業產業園建設在崇左啟動,產業園重點發展蔗糖、糖蜜、蔗渣、濾泥生物肥、蔗葉蔗尾飼料加工、甘蔗機械、糖果休閑文化旅游7大系列產品,著力構建1個核心產業園、2個特色產業區的“1+2”產業布局框架,形成以核心產業園為主體、特色產業分工協作的糖業產業空間布局體系。核心產業園位于中泰(崇左)產業園,重點建設蔗糖精深加工為主的糖業生產基地;特色產業區位于中國-東盟南寧空港扶綏經濟區及江州區蔗糖循環經濟產業區,前者建設以糖果加工為龍頭的糖果休閑食品產業基地,后者重點建設制糖循環經濟產業基地及糖業文化旅游區。
該縣將廣西糖果休閑食品產業園和“廣西·中國糖業產業園”作為推動糖業“二次創業”的主戰場,不斷延伸蔗糖產業鏈,推動金冠糖果、桂和堂、長壽奧秘、宏桂物流、弘信物流、將軍嶺碼頭等一批蔗糖綜合利用和流通企業加快建設、蓬勃發展。
來源:中國食品機械設備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