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開始,我國啟動了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時隔兩年半,目前,輸配電價改革省級電網全覆蓋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果,電力現貨市場即將開啟。下一步電改將從開展跨省跨區和區域電網輸配電價的核定工作;研究制定電網和新增的配電網的價格形成機制;妥善處理交叉補貼問題等方面繼續推進。從市場機遇看,可再生能源邊際成本低的優勢應該隨著市場化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凸顯,光伏產業如何借電改之勢實現產業的升級發展?
電力市場首先需要在市場規則這個角度上進行頂層設計,無論是主能量市場還是輔助服務加容量市場,還是局部微能源市場都要分別設計好。此外,企業端進入電力交易市場需要一個公平機制的建立。
未來三五年是一個過渡階段,目前我國出臺了《完善電力輔助服務補償(市場)機制工作方案》。輔助服務是新能源,消納新能源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
而隨著新能源發電比例的增加,根據電力系統運行要保證瞬時平衡,發電、輸電、配電、用電要瞬時平衡完成的特性,必須要有一種市場機制,專門對付電力系統的擾動或者波動。擾動和波動,有快有慢,有大有小,目前在多種電力輔助服務中,主要的是調頻,讓頻率穩定在50赫茲。其次是無功補償,主要為了支撐電壓,在這特別指的是有功功率的輔助服務。新能源比例為20、30%的時候可以依靠這個輔助服務備用支撐,比例再高,超過50%的超高比例,或者更高的時候,還需要加上容量市場。
此外,輔助服務只靠電源是不行的,需要電網電源相結合。在短期內主要依靠電網,長期來看,需要電網電源相結合。
隨著新能源消納問題的解決,我國電力行業將來的發展格局一定是集中與分布并重、東部和西部并重。
來源: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