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變革浪潮中,機器人產業成為各國關注與競爭角逐的焦點。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理事長曲道奎表示,從長遠來看,機器人產業核心關鍵的平臺技術、共性技術還需要國家主導研發,為企業發展提供技術創新支持。但在應用方面,可以完全推動市場化。
當前,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發展先進制造業,壯大智能制造產業規模,是我國乃至全球制造業發展的主線。智能制造不僅幫助制造業企業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也在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不斷上漲的勞動力成本,滿足現代化生產的標準化要求,提高生產效益。
而在這一場科技變革浪潮中,機器人產業成為各國關注與競爭角逐的焦點。近兩年工業機器人下游需求火爆,本體商規模增大有望逐漸扶持和帶動核心零部件廠商的發展,特別是rv減速器、高性能控制器以及精密電機等,而核心零部件的突破也有利于本體廠商降低成本,從而進一步促進工業機器人的行業應用。
根據中國電子學會研究報告預計,2017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32億美元,過去5年的平均增長率近17%。三大類型的機器人中,工業機器人占比63%,特種機器人占比24%,服務機器人占比13%。
就國內市場而言,工業機器人增長速度尤為迅速,已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中國電子學會預計,2017年國內機器人市場今年規模將達62.8億美元,過去5年平均增長率達28%。其中,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高達42.2億美元,在各類機器人中占比高達67%。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到,我國制造業轉型浪潮對機器人應用有著巨大需求,工業機器人產業正在進入爆發期。
比較不同國家多用途工業機器人的分布情況,表示總數的機器人庫存量有時造成誤導性的度量。考慮到各個國家制造業規模的差異,使用機器人密度指標會更好。機器人密度指標是指在制造業或在汽車行業或在“通用行業”(不包括汽車行業),每雇用10000人中多用途工業機器人的數量。
按照密度來看,我國工業機器人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20kg以下的小型工業機器人。根據近年來我國不同規格工業機器人銷量分布情況,結合2017-2022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走勢,前瞻預測到2022年20kg以下工業機器人銷量約為17.1萬臺;20-100kg工業機器人銷量約為6.7萬臺;100kg以上工業機器人銷量約為4.2萬臺。
當然,無論是機器人發展還是整個智能制造產業的發展都還在發展結果,仍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首先,要在關鍵基礎技術上繼續突破。其次,要繼續推動各種生產要素共享模式的發展,比如共享生產、設計、設備乃至研發能力。此外,企業內部的工業技術與外部的信息技術需要不斷融合。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理事長曲道奎表示,從長遠來看,機器人產業核心關鍵的平臺技術、共性技術還需要國家主導研發,為企業發展提供技術創新支持。但在應用方面,可以完全推動市場化,讓企業來判斷市場需求,充分利用市場資源來進行自我調整。不管怎么說,我們都靜待工業機器人市場釋放多重利好。
來源:中國智能制造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