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廚具網
    手機版    二維碼   標簽云  廚具企業大全

中國制造業質量水平問題仍然突出

2024-05-15 15:36:23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編輯: 瀏覽次數:963 手機訪問 使用手機“掃一掃”以下二維碼,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當前我國制造業質量整體水平如何?實現制造業質量的根本提升,需要從哪些維度合力破解?本版特約請長期關注、研究該領域的相關專家,進行解析、提出建議。

制造業質量是一國制造業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集中體現,反映了制造業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程度。作為制造業大國,中國制造業質量水平近年來雖有明顯進步,但總體水平不高,問題仍然突出。隨著全球制造業競爭格局變化和中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加快提升質量水平,全面提升競爭力,實現中國制造提質升級,成為亟須破解的重要課題。

1、中國制造業質量的總體狀況

部分制造產品達到或接近國際水平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制造業發展迅速,不僅實現了由小到大的歷史性轉變,質量水平也有較大提升。部分重大裝備、消費類及高新技術類產品的質量達到或接近發達國家水平,產生了一批具有較強質量競爭力、引領產業發展的制造企業;產生了一批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蛟龍”載人潛水器、殲-15戰斗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等為代表的先進重大裝備。

制造業質量水平總體不高

產品質量整體上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美歐日等制造強國的總體質量水平高,產品的性能穩定性、質量可靠性、環境適應性、使用壽命等均遙遙領先。中國制造業總體質量水平不高,與消費者的期望與制造強國的地位差距仍存:汽車、數控機床、工程機械、農用機械、特種設備等重要產品的質量穩定性、可靠性和使用效率均較低;鋼鐵、有色、化工等產品功能檔次、質量一致性和穩定性有待提高;基礎零部件、消費電子等產品的可靠性不高、使用壽命短;少數高附加值、高功能特性的產品仍依賴進口;部分食品、藥品、嬰童用品等產品尚未建立完善的全生命周期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缺乏世界級優質制造品牌。中國知名制造品牌數量及美譽度、知名度、信譽度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市場認可度和顧客忠誠度有待提高。與制造業發展的速度和規模相比,品牌建設明顯滯后。多數制造企業的戰略管理和市場營銷能力弱,缺乏國際競爭經驗;部分企業以代工制造為主,沒有建立自主的營銷渠道和品牌;不少企業對品牌的認知還停留在形象和廣告上,沒有認識到品牌的價值內涵;很多企業品牌培育能力不足,難以把所具備的能力和優勢轉化為品牌價值。

2、影響中國制造業質量水平的多個因素

政府層面:質量標準和監督監管體系有待建立完善

質量標準方面,部分行業的技術標準水平低、適用性差;產品標準、檢測方法跟不上新產品研發速度;高新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關鍵技術標準缺乏,難以滿足質量品牌競爭發展的需要;相關公共服務能力不足且分布不均衡;對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能力重視不夠,缺乏對企業質量提升的專業性支持。

監督監管方面,質量監督監管體系不夠完善,機制尚不健全,監督監管的覆蓋面和技術手段不強;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保護主義加劇了區域性、行業性質量安全風險。特別是,制造業質量有賴于健全有力的商標保護制度、嚴格的《產品質量法》、科學的產品安全評估制度和完備的產品召回法律法規等,而這方面的制度建設仍然薄弱。

市場層面: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尚未完全形成,市場成熟度不高

一是行業報酬結構失衡。房地產、金融等行業一度成為資本、人才和企業追逐的“高地”,“虹吸效應”導致制造業在與其他產業的競爭中處于嚴重不利的境地。二是市場主體的責任意識、契約精神、誠信精神缺失。因缺乏品牌意識和定價能力,企業往往通過節省原材料、勞動力來縮減開支,埋下事故隱患。三是競爭環境不夠公平。地區分割、部門分割導致市場主體競爭不充分,容易出現“劣幣驅逐良幣”。四是市場成熟度不高。企業通過低質量、低價格產品能夠獲得可觀的市場份額,而質量提升未必能在短期內帶來效益,影響企業質量改善和升級的意愿。

企業層面:基礎能力、工藝、質量管理體系等有待提升

基礎能力不足。以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為代表的“四基”,仍存在質量不穩定、精度保持性和可靠性低等問題,成為影響我國制造業發展的“瓶頸”。調查顯示,我國50%的機械關鍵零部件依賴進口;重大設備生產的母機、高端醫療儀器、高級精密儀器及其核心元器件等主要依靠進口。

企業質量體系管理不完善。不少企業對質量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致使質量管理流于形式,“重規模輕質量、重設計輕工藝、重主機輕‘四基’、重產品輕配件、重銷售輕服務”的“五重五輕”現象比較突出。特別是中小企業,多停留在“粗放式”質量管理階段。

3、促進中國制造業質量提升需多維合力

加強以工匠精神為核心的質量文化建設

推動全社會樹立“質量就是生命,質量就是效益”理念,倡導工匠精神,并將其轉化為企業和公眾的行為準則。引導企業從業人員專注品質、精益求精;經常性地開展質量安全進社區、進校園、進鄉村活動,不斷提高全民質量意識,通過競爭讓假冒偽劣產品退出市場;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和宣傳平臺,廣泛宣傳質量文化,樹立正面典型,形成“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心質量”的氛圍。

更好地發揮政府在質量領域的監管作用

牢固樹立質量法治理念。盡快研究制定并完善產品安全、產品擔保、產品責任等方面法律法規,運用法律手段解決質量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加強執法體系建設,對產品的生產和流通環節進行嚴格執法。加快健全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質量法治監督機制,落實分級屬地執法責任。

提升產品質量標準,完善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體系。加快制定和實施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制造業質量、安全、衛生、環保及節能標準。建立一批制造業發展急需的高準確度、高穩定性計量標準,提升與制造業相關的國家質量計量、檢測溯源能力。建立質量管理宏觀監測體系和發布制度。加快產品檢測評價體系建設。加強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檢測的實驗室建設,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工業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立專業檢測技術聯盟。

完善政府質量監管體系,嚴格政府質量監管。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質量監管責任體系。構建政府監管、市場調節、企業主體、行業自律、社會參與的質量管理格局。全面落實質量監管要求。建立健全缺陷產品召回制度。對不能滿足準入條件、不能保證質量安全和整改后仍然達不到要求的企業,依法強制退出。

加快形成統一開放、信息透明、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

形成有利于質量發展的市場機制。深化壟斷行業改革,打破地區封鎖和部門分割,防止不正當競爭。制定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全面清理和廢止不利于全國統一市場建設的政策措施,形成公平競爭、信息透明、優勝劣汰的營商環境,形成社會資源和生產要素向優質產品、優秀品牌和優勢企業聚集的良性機制。

加快構建全國統一的企業質量信用檔案和產品質量信用記錄平臺。探索建立企業質量信用分類管理制度,將質量誠信與注冊登記、行政許可、融資信貸等結合,針對不同的信用等級采取不同的監管措施。在企業注冊登記、生產許可、強制性認證等工作中,將質量信用情況納入基本考核條件。完善進出口企業信用管理,構建規范化、制度化信用管理機制。按照“守信便利、失信懲戒”原則,建立失信“黑名單”制度。

以“四基”建設為抓手推動重點產業能力提升

加強制造業“四基”能力建設。強化基礎研究,著力解決影響基礎零部件(元器件)產品性能和穩定性的關鍵及共性技術。推動實施重大質量改進和技術改造項目,培育形成以技術、標準、品牌、服務為核心的質量新優勢。支持制造業重點領域質量攻關。針對重點行業,組織攻克一批關鍵共性質量技術,加強可靠性設計、試驗與驗證技術開發應用,推廣采用先進成型方法和加工方法、在線檢測裝置、智能化生產和物流系統及檢測設備等,使重點實物產品的性能穩定性、質量可靠性、環境適應性、使用壽命等指標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在食品、藥品、嬰童用品、家電等領域實施覆蓋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管理、質量自我聲明和質量追溯制度。大力提高國防裝備的質量可靠性,增強國防裝備實戰能力。

強化企業質量主體責任,推動品牌建設

加快建立和推行質量首負責任、首席質量官、重大質量事故報告、缺陷產品召回等制度,全面落實產品生產、流通、銷售等環節的企業主體責任。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嚴格實施企業崗位質量規范與質量考核制度,實行質量安全“一票否決”。企業要嚴格執行重大質量事故報告及應急處理制度,切實履行質量擔保責任及缺陷產品召回等法定義務,依法承擔質量損害賠償責任。支持企業充分運用精益化、數字化、智能化制造技術提高質量在線監測、在線控制和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追溯能力。建立和有效利用產品質量數據庫,實現科學高效管理。

推動制造企業品牌管理體系建設。支持制造企業圍繞研發創新、生產制造、質量管理和營銷服務全過程,提升內在素質,夯實品牌發展基礎。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運營專業服務機構,開展品牌管理咨詢、市場推廣等服務。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競爭力強、市場信譽好的產業集群區域品牌。

深化質量監管的國際交流合作

鼓勵企業積極參與主辦、協辦國際質量大會,交流質量管理和技術成果,開展務實合作。圍繞國家重大產業、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及檢驗檢測技術、標準一致性,建立雙邊、多邊質量合作磋商機制,參與質量相關國際和區域性標準、規則的制定,促進中國標準、計量、認證認可體系與國際接軌。積極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完善技術性貿易措施體系。鼓勵國內企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社會團體開展國際質量交流與合作,引進國外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技術和高端人才。

來源:光明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

 
本條標題:中國制造業質量水平問題仍然突出
本條信息網址:
文本助手 資訊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閱讀關鍵詞
  • 手機瀏覽本文

    手機應用中掃描本文二維碼,即可瀏覽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網絡中。

  • 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關注中華廚具網微信公眾號,實時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版權/免責聲明:
一、本文圖片及內容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如涉及各類版權問題請聯系及時刪除。
二、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三、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中華廚具網

0相關評論
今日熱點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薦品牌更多
熱門頻道
關閉廣告
合作伙伴:
中華廚具網 魯ICP備2021046805號         魯公網安備 37162502000363號 (c)2018-2025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有風險 加盟需謹慎
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软件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九九精品99久久久香蕉| 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看图片| 免费无码国产欧美久久18| 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婷婷| 久久精品成人影院|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齐齐|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首页|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 久久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95|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久|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蜜桃| 99久久婷婷免费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免费|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久久| 91精品观看91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国内精品久久国产大陆| 国产午夜久久影院| 爱做久久久久久| 99久久免费只有精品国产|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a级毛片无码兔费真人久久| 亚洲嫩草影院久久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二国产精品|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