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等行業趨勢正帶來一場汽車行業全產業鏈的變革,那么當這種變革傳導到制造領域,又會給當前的汽車生產制造帶來什么新面貌?這是不管是傳統汽車制造商還是新興造車勢力都不能忽視的問題。從2016年開始,《汽車商業評論》與咨詢公司科爾尼共同主辦“中國最佳工廠/中國運營卓越獎”評選活動,意在通過最佳工廠評選體系尋找中國的“最佳工廠”。
今年,“中國最佳工廠/中國運營卓越獎”評選進行到第二屆了。11月25日,“2017中國最佳工廠/中國運營卓越獎頒獎典禮”在北京汽車博物館舉行。以下是獲獎名單。
2017中國最佳工廠零部件生產與裝配卓越獎:大陸凈月工廠
獲獎理由:大陸集團凈月工廠在員工生產效率方面表現卓越,成熟的3d打印技術極大縮短了產品研發投產周期,加工過程在保證穩定的設備綜合效率的同時實現高度自動化,其產品的優異質量受到客戶的廣泛好評。
2017中國最佳工廠柔性卓越獎:寶沃汽車北京工廠
獲獎理由:寶沃汽車北京工廠通過先進的自動化設施及領先的數字化制造體系,實現了柔性制造和協同化生產。以強大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為基礎,不斷縮短產品生產周期,同時提升生產質量,最大程度實現了先進自動化模式下的柔性制造。
2017中國最佳工廠大規模裝配卓越獎:東風日產花都工廠
獲獎理由:東風日產花都二工廠作為日產汽車在中國設立的最大規模汽車工廠,2016年汽車年產能達63萬輛,并有望于在2019年達到年產能75萬輛的目標。
2017中國最佳工廠數字化競爭卓越獎:大陸汽車車身電子系統(蕪湖)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大陸汽車車身電子系統(蕪湖)有限公司秉承著大陸集團嚴格的生產要求和精益的生產理念,不斷踐行著大陸集團的數字化戰略,無論是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制造、維護保養、倉儲物流甚至人力資源等各個環節,數字化水平都達到了世界領先行列。
2017中國最佳工廠智能工廠卓越獎:華晨中華汽車公司
獲獎理由:華晨中華汽車公司始終將智能制造視為迎接挑戰、制勝未來的關鍵要素,目前工廠已經實現了數字化的工藝管理,建設了結構化工藝管理平臺,實現了e2e智能操作。華晨中華智能工廠的成功意味著大批量定制生產將成為華晨業務模式重要部分,智能工廠將成為支撐華晨創新的商業模式。
2017中國最佳工廠質量卓越獎:東風日產大連工廠
獲獎理由:東風日產大連工廠始終將品質放在第一位,自建成至今始終保持客戶“零”投訴的記錄。東風日產大連工廠將繼續以魅力品質為目標,成為品質第一、競爭力領先的豪華車生產工廠。
2017中國最佳工廠運營卓越獎:福耀集團(上海)汽車玻璃有限公司
獲獎理由:福耀集團(上海)汽車玻璃有限公司積極探索并實踐“工業4.0”,以智識引領發展,以創新為驅動,通過智能制造,為客戶提供一片有“靈魂”的玻璃,其信息技術與生產自動化方面位居前列。
2017中國最佳工廠獎:奇瑞捷豹路虎汽車有限公司常熟生產基地
獲獎理由:奇瑞捷豹路虎汽車有限公司常熟生產基地擁有世界領先的生產設備和工藝,精益制造和敏捷性在公司內部及供應商層面均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奇瑞捷豹路虎全新發動機工廠擁有高度靈活的柔性化生產線,機械加工自動化率高達100%。
在2017年最佳工廠評選中,突出了敏捷性、柔性主題。科爾尼咨詢公司全球合伙人許健表示:“通過2017年中國最佳工廠評選,我們發現生產過程正在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生產向數字化生產轉變。先進技術是引領轉變的核心,對生產體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汽車行業包括生產體系的變革時代正在來臨,科爾尼管理咨詢董事劉曉明在演講中提出了四個要點:
1.影響汽車行業生產體系演進的因素,將越來越多來自汽車行業之外;
2.科技創新、出行方式改變、城市治理水平提升,是影響汽車行業包括生產體系演進最重要的3個因素;
3.在內外部因素的綜合推動之下,汽車行業的生產體系將逐漸分化,代工運營模式將逐步擴大;
4.如何在速度和規模上進行取舍而非平衡,對制造型企業的決策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汽車商業評論》總編輯、汽場ceo賈可表示:“傳統的汽車工廠很多,當下又有很多新興造車勢力誕生,也產生了很多新的生產模式,包括代工模式。在汽車行業轉型期,汽車制造怎么轉型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