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在裝修時選擇地暖,作為家庭采暖的最舒適方式之一,地暖在北部以及一些高檔住宅小區被廣泛應用。據了解,地暖具備節能,節省空間,舒適度高,綠色環保等諸多好評,也是很多擁有孩子以及老人家庭頗為關注的一類采暖方式,被很多設計師以及裝修專家所推崇。
俗話說“寒從腳生”,而地熱供暖恰恰是讓溫暖從腳下開始傳遍全身。據有關專家介紹,地熱采暖不僅符合空氣流動規律,還迎合了人體的生理特征。
一般傳統式采暖裝置散發出的熱量都散發在空氣中,往往是天花板的溫度高于地面附近的溫度。這種上高下低的溫度梯度,正好與人相適應的舒適要求相反,而地熱低溫輻射,符合人的舒適感,相比于普通的暖氣供暖,更加穩定自然。
地暖是將溫度不高于60℃的熱水或發熱電纜,暗埋在地熱地板下的盤管系統內,再加熱整個地面,通過地面均勻地向室內輻射散熱的一種采暖方式。暖氣的供回水溫度一般是95/70℃,而地暖的供回水溫度不高于60/50℃。如果整個小區是暖氣采暖,只有單層用戶想改裝地暖,為確保加熱盤管使用壽命,通常做法是在供回水進戶處增設板式換熱器或混水降溫裝置。
在健康方面,地暖是一種安全快捷無污染的取暖方式,在地板下緩緩釋放熱力,全家熱度更加均勻,給人的感覺也更舒服,不像傳統的取暖方式,離熱源稍遠一點的就會出現明顯的溫差,導致我們身體來不及適應過來,感冒就找上門來。
地熱供暖的的遠紅外線波長在8μm到13μm之間,只是刺激皮膚表面內部2mm處,被稱做“敏溫點”的穴位,給人以曬太陽般暖洋洋的感覺,可以強身健體。由于地熱是以輻射供暖為主,代替了傳統的對流供暖方式,對哮喘病人很有益處,并被許多國家的哮喘基金會推薦采用。
作為我們最普遍接觸的取暖措施,暖氣在城市中大多數住宅小區中被頻繁使用,具有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的先天優勢。
然而缺點也很明顯,例如供暖的時間和溫度不能自己控制,立式的散熱片不美觀、占空間,影響裝修效果,暖氣片使用壽命3-10年,3年后必須清洗等等。
而地熱采暖方式則更多用于新小區或是一些精裝修公寓中,其優勢在于,地面溫度均勻,室溫瞬息萬變自下而上逐漸遞減,舒適度高;可令空氣對流減弱,有較好的空氣潔凈度;與其他采暖方式相比,較為節能,節能幅度約為10%至20%;使用壽命在30-50年左右,安裝費用與暖氣相差無幾。
但是缺點也非常明顯,地熱采暖對于樓層高度有8厘米左右的占用,鋪設木地板則有干裂的麻煩,最好造船地磚或復合式地板;鋪設地熱管的密度必須按供暖面積精確計算,同時還需要有專業的安裝人員進行安裝。
電熱膜引入我國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十幾年的不斷發展壯大,使我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電熱膜應用大國。隨著市場的啟動,中國一些企業開始消化國外技術,研制和開發并自己生產輻射電熱產品。
國內高端地暖的硬件配置幾乎等同于歐洲優秀地暖的質量,甚至在施工層面,成熟的區域更是領先于歐洲國家。而遺憾的是,在地暖地面材料集成化的創新方面,自2004年以后并沒有革新化的新產品出現。
與此同時,國內地暖行業雖然歷經10余年的發展,但仍沒有解決地暖材料繁多和施工復雜的問題,地暖安裝對施工人員的專業性要求極高,這也是我們與歐洲國家最大的區別。
目前,從國家到地方政府看到地熱采暖系統的生態、環保、節能、健康等特點,給予高度評價,并多次召集各個部委及專家進行研討和交流,同時在國家政策上給予了大力支持,相信會有越來也多的中國家庭接觸到這類采暖方式,并且得到更大的發展。
來源:儀器交易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