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周(11.20—25)的社會熱點真是此起彼伏,每天都有新鮮話題,在感恩節的溫馨中,也充斥著“紅黃藍”的痛心。橡塑行業也是大事不斷,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2020年全球橡膠市場規模超3萬億
近日來自商業研究公司的橡膠制品制造全球市場簡報2017年的報告稱:橡膠輪胎、翻新,軟管、皮帶、密封膠等橡膠制品在全球市場的增速正在不斷加快。截止2016年每年以3.5%速度增長,2016年全球橡膠市場價值41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227億),現在市場正在以每年超過5%的速度增長,到2020年底將達到50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3586億)。
海關對廢塑料行業專項稽查 問題企業236家
海關日前完成對廢塑料行業全部1155家取得《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企業專項稽查,查發問題企業236家,移交緝私部門涉嫌違法違規線索64起,涉及進口總量28.09萬噸。專項稽查查發各類違法企業中,涉嫌買賣進口固體廢物許可證企業72家,涉及空殼企業68家,涉嫌低報價格企業15家,未按照《固體廢物進口管理辦法》要求進行經營管理等其他違法情事81家。
用塑料垃圾換取食物 印尼有家垃圾場食堂
在印尼爪哇中部三寶壟市郊外,有一家不大但非常與眾不同的餐廳。它名為“沼氣食堂”,位于賈蒂巴朗垃圾場,通過“塑料垃圾換餐食”的方式,為當地收入微薄的人提供三餐。餐廳不接受現金,就餐者必須帶著廢品來換食物。依照餐廳的定價,20公斤塑料垃圾可折合成大約0.6美元(3.98元人民幣),夠就餐者吃上一頓了。
mof和塑料的混合物可用于制造低成本傳感器和燃料電池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的新研究表明,3d打印塑料與一種用于探測和儲存氣體的多功能材料結合后可用于制造低成本的傳感器和燃料電池。這種多功能材料是一種金屬有機框架化合物(mof),這些材料制作簡單,成本低廉,其中的一些材料還可以用于從空氣中捕捉一種特殊氣體。
2位加拿大華裔女孩 發現“吃全球海洋塑料”的細菌
全世界海洋中約有5兆件塑料垃圾讓海洋生態面臨重大威脅,那么塑料一旦被生產,有辦法被分解嗎?兩位19歲高中女孩意外發現“可以吃塑料”的細菌,這項新發現被加拿大資深科評委員會評估巿值超過1,000萬加元(約520萬人民幣)。她們發現依賴塑化劑培養出來的三種菌株,可以改變其結構,最后分解成為二氧化碳、水或酒精。
塑料再生利用業須走綠色發展路
來源:機電之家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