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名手機行業內的人,又或者你近年來對于手機行業保有持續的關注,那你對于兩個詞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同質化”與“差異化”。
自2007年喬布斯發布iphone以來,智能手機的十年正式拉開帷幕。正因為iphone的智能手機模式出奇的成功,導致其他品牌的智能手機的整體形態逐步向其靠攏,于是“千機一面”的手機同質化便成為了行業內的現實。
近年來,手機差異化發展不斷被人提及,手機生產廠商也都紛紛探尋手機的差異化發展之路,大家都了解“創新”是唯一的出路,但談何容易。以工業設計為例,蘋果這個業內創新大戶都將同一版設計模型連用了4年,難道手機注定要成為高度同質化的產品嗎?
其實不然,隨著2017年的到來,蘋果的創新引導地位早已不再明顯,全面屏、人工智能以及更加獨特的外觀設計,都成為其他廠商趕超這個曾經的業內創新高手的主要手段。在這些手段中,改變手機外觀的顏色,也成為眾多廠商差異化發展的一條分支。
打破黑白格局的發展趨勢
自手機出現以來,黑色就成為了其主色調。當時的設計師或許是受制于材質的限制,又或許認為一臺商用的設備就應該嚴肅一些,總之,黑色成為了主色調。隨后,曾經的“手機王者”諾基亞開始在手機外觀上進行改變,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那句“科技以換殼為本”的調侃。
隨著喬布斯的iphone出現以后,受制于手機材質工藝,導致一度時期以內,智能手機的顏色非黑即白,其中黑色也演化出過灰色,而白色也演化成銀色。隨后,當工藝得到提升,更多的顏色便加入到智能手機的外觀配色中,其中土豪金、玫瑰金都是典型的嘗試,去年開始,又風靡了黑色的變種——亮黑色。當然,這些都是蘋果手機的顏色更迭。國產手機則更早開始追尋手機外觀顏色的探索,比如紅色與藍色,這是比較常見的組合。此外,綠色、黃色及各種顏色變種色也屢見不鮮,于是,智能手機來到了一個色彩斑斕的時代。
強化品牌形象、展現工匠精神才是“換色”的根本目的
在看過了這么多年智能手機換色后,很多人提出了質疑——手機換色真的有必要嗎?目的何在呢?在筆者看來,其目的大致分為如下幾點:
1.延長產品生命周期
如今,手機廠商大多數早已洞悉,手機行業早已度過了以機海戰術取勝的年代,但每年只推出一款或兩款旗艦機,如何才能保證該款機型的生命周期足夠延長到下一款產品出現呢?于是,更換顏色成為了最簡單、方便且行之有效的方式。
比如今年一加5的月巖灰、魅族pro 7的提香紅、vivo x20的vivo藍等等,都是在該款手機推出后的一段時間內,再度推出的全新版本。
2.強化品牌形象
手機行業從來都不是一個只講產品不講品牌的行業,如何強化品牌的形象,自然也是各家手機廠商研究的重點。通過將品牌的代表性顏色在旗艦產品上的實現,可以很好的強化用戶對品牌的認知度,更容易樹立品牌形象。這里最為典型的就是近年來勢頭兇猛的vivo,近期剛剛推出的vivo藍配色,很好的與自身品牌色調相結合,彰顯了品牌自身的魅力。在產品中,vivo也輔以配套內置的 funtouchos 藍色壁紙,配合藍色外觀,呈現產品的整體性,更好的表達vivo對vivo藍這個品牌配色的認可。
當然,僅僅將產品更換品牌logo的配色還遠遠不夠,如何更好的運營品牌是一門頗深的學問。比如最近大熱的上海維密秀前夕,vivo就特邀維密超模何穗為vivo x20的最新配色vivo藍拍攝了一組極具老上海韻味的時尚大片。據了解,這并不是vivo第一次與“維密秀”合作了,早在2015年,vivo x9就在后場成為超模們愛不釋手的自拍神器。這種與同等格調的品牌合作,再配以產品上明確的品牌logo,既強化了品牌定位,又提高了產品曝光率,可謂一舉多得。
3.明確目標人群
手機外觀顏色的變更往往也跟其主要的目標人群掛鉤,比如,政商用戶就較為喜歡黑色、金色、棕色等較為嚴肅的色彩,即可顯示身份地位的不同,又顯得較為低調內斂,很好的襯托出本人的氣質與品位;而職場白領大多數就喜歡略微活潑卻不失商務氣質的顏色,比如銀色、白色、藍色、紅色等等;年輕人與學生群體由于并沒有工作場景的限制,在顏色的選擇自然更隨心所欲一點,既要自己喜歡,又要張揚個性,于是綠色、黃色、紅色、藍色等各種斑斕的顏色在這一人群中倍受青睞。手機廠商自然也希望豐富一款旗艦手機的配色,從而令其適應更多人的品味。
4.工藝與工匠精神的展現
眾所周知,手機行業現在已經不再是“對硬件,比跑分”就能實現產品差異化的,顏色成為差異化的實現途徑之一后,實現不同顏色的工藝也就成為了關鍵。用戶眼中,或許認為換色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其實給手機換一個顏色,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是需要強大的工藝作為支持才能得以實現的。以剛推出不久的vivo x20推出的vivo藍為例,接下來的故事恐怕可以讓用戶了解到“換色”的難度之大。
根據筆者的了解,這款名為“vivo藍”的全新配色,是經過眾多調色師不斷努力才調試出的結果,然而調試出顏色還只是第一步,真正的難題還是在于如何在金屬上噴漆,完美的實現“vivo藍”。
據了解,這個獨具品牌特性的顏色,需要經過多道復雜的工序,搭配與之相配的磨砂,才能實現在不同光照環境下實現盡可能統一又有光澤度的色彩呈現。此外,在整個包裝中,拋光/噴砂/拉絲→除油→陽極氧化→中和→染色→封孔→烘干這些工序一樣不能減少,匠人們只能通過耐心和高超的手法,才能保證vivo藍的最終呈現色彩與調色色彩完全一致。
在保證了最終的實體色彩后,外殼工序也是產品的重要一環。在所有的外殼制作上,vivo的手機外殼需要進行多道復雜工序的支持,而每一道工序也有著不同的難度。在如此嚴謹、仔細的制造環境之下,外殼制造的良品率也相對較低,可見外殼工藝的復雜性。
最后,在色彩與外殼最后的結合上,是對產品最為重要的細節考量。在色彩噴涂中,面對開孔設計、高光倒角的邊緣,如何保證噴砂、染色的邊緣和各種開孔細節的完美結合等種種難題,vivo都沒有放棄,并對每一個細節都進行了嚴格的掌控,只為確保色彩噴涂得到最完美的展現。
經過上述復雜且繁瑣的工藝,最終才得以讓vivo藍出現在用戶的面前,看了這一切流程,還會有人覺得手機換顏色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嗎?
總而言之,廠商為自家的產品費盡心思的更換顏色,歸根結底還是為了滿足用戶不同種類的需求提供更加多樣化的選擇,畢竟“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手機也同理,一千個用戶心中盡管未必有一千個手機的樣子,但至少還是有五百個的吧,想要滿足這些用戶全部的需求,廠商對于產品設計中的每一件事都不能馬虎,就像vivo藍的研發一樣,僅僅更換個色彩,也是那樣的不簡單!
下一個十年,手機差異化發展何去何從?
如今,流行一個說法,“iphone x將開啟智能手機發展下一個十年的新篇章”。的確,筆者也承認,包括“全面屏”、“ai算法”、“面部識別”等全新技術勢必會成為下一個十年初期智能手機發展與研發的主要方向。然而,對于外觀來說,在不同材質的外觀上實現不同的顏色,勢必也會成為手機廠商主攻的發展趨勢之一。盡管,科技不能以“換色”為本,但若要以人為本,色彩自然也是必須的條件之一,畢竟世界是彩色的世界,手機怎能只分黑白呢?
來源:手機中國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