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季限產措施目前已經全面開展,最新數據顯示全國高爐開工率以及鋼材產量等指標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這就從側面反映出今年環保限產措施是真實有效,不容置疑的。但是總體來看,市場對于目前行情依舊沒有達成統一,市場多空矛盾分化比較嚴重。多方主要觀點在于供應端,認為環保限產使得供應收縮,由此抬高價格;空方主要觀點在于需求端,認為環保政策使得供需雙弱,并且對需求端造成的影響大于供應端,所以看空后市。我認為盡管環保限產導致供需雙弱,并且對于供應和需求兩端實際造成的影響也難以計算,但是依舊存在較多數量指標可以反映出目前市場并不悲觀,所以我對于近月的行情走勢是持相對樂觀的態度,下面就從基本面數據來對鋼材走勢作簡要的分析。
一、環保限產,供應端出現緊縮
環保限產政策從11月15日全面開始實施,政策明確規定部分“2+26”城市鋼鐵產能限產50%,截至11月17日,全國高爐開工率為63.12%,環比上周下降7.05%,同比下降13.68%,從歷年高爐開工率走勢圖中可以看出,目前高爐開工率處在急跌通道中,并處在歷史極低位置,外加部分地區產能利用率限制在50%左右,對于鋼材供應預計也會產生斷崖式的下跌。舉個比較明顯的例子,目前鋼廠的噸鋼利潤豐厚,在利潤引導下致使鋼廠主動減產動能不足,所以很多鋼廠在限產正式實施之前加大馬力開工,所以部分設備推遲甚至停止檢修,而運行到一定階段到了不得不檢修的狀態,否則就會出現前段時間高爐安全事故頻出這一現象,高爐開工率環比出現小幅下降就會導致全國粗鋼日均產量出現減少,況且目前全國高爐開工率出現了急跌,所以可以肯定現階段鋼材供應會出現明顯的減少,供應端出現明顯收縮,在供應明顯不足的情況下鋼材價格得到有力支撐。
二、庫存低位反應需求表現并不弱
截至11月17日,全國五大鋼材社會庫存885.82萬噸,環比上周下降55.38萬噸,降幅5.84%,同比增加41.59萬噸,增幅4.93%。其中螺紋鋼社會庫存361.7萬噸,環比減少37.96萬噸,降幅9.5%,這也是近四周連續環比下降以來的最大降幅,同比減少20.27萬噸,降幅5.31%,熱卷社會庫存201.8萬噸,環比減少2.84萬噸,降幅1.39%,同比減少20.73萬噸,降幅11.45%。截至10月底,重點鋼廠鋼材庫存1218.45萬噸,環比上周減少61.7萬噸,同比減少29.1萬噸,從鋼廠歷年庫存走勢圖可以看出,今年第三季度鋼廠庫存是處在低位盤整的,并且這一狀態會繼續延續下去,鋼廠的貨物囤積壓力較小。從各個庫存數據來看,普遍呈現出大幅減少的態勢,這不僅僅是因為鋼廠限產導致鋼材供應出現萎靡,下游的需求也是造成庫存出現大幅減少的重要原因。因為庫存數據反映的是一種最終結果,供需的真實狀態已經反映在了數據里邊,雖然今年由于環保問題,導致需求被抑制,目前的需求量暫時很難有較大亮點,但有個潛在的問題就是工期只是延遲,并沒有結束,也就是說需求會在后期帶來較大的增量,所以過分悲觀的看待下游需求是不合理的。截至上周五,上海地區線螺采購量環比小幅下降0.22萬噸至4.1萬噸,但是整體采購水平處在歷史高位,側面反映南方終端需求良好,部分地區出現斷貨、超賣現象,11月份的需求沒有出現大面積的萎縮,已經是超出了市場預期,鋼廠方面在低庫存下挺價積極,短期市場仍處在供需緊平衡狀態,商家心態謹慎樂觀。北方地區受天氣轉冷影響,北材南下現象日益明顯,但是南方較好的需求會在短時間內消化掉南下的北材,整體看限產政策效應持續顯現,不過在宏觀數據悲觀預期下使得鋼材價格呈現震蕩走勢。
三、利潤支撐暗示供需缺口依然存在
眾所周知,供給側之后鋼廠利潤一直處在高位,截至11月20日,螺紋鋼的噸鋼利潤維持在1元左右,螺紋鋼的盤面利潤維持在千元左右,似乎過高的利潤存在不合理,但是市場已經走出這樣的格局必然存在相應的原因,由供需關系可知,只有供需達到均衡價格才會回歸理性,換句話說,目前鋼廠的高利潤必然是市場中的供給小于需求造成的,市場必然還存在著缺口,否則不會支撐螺紋鋼的利潤一直維持在高位,只有缺口填補完成,利潤才會降至合理的區間。
來源:和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