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受國家能源局委托,電力規劃設計總院、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在北京召開“十二五”期間投產電力工程項目造價情況發布會。此次發布的電力工程項目造價情況共涉及“十二五”期間投產的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11079個電力工程項目。其中,電源工程項目1507個、電網工程項目9572個。
與“十一五”期間投產的電源和電網工程項目造價相比較:火電工程決算單位造價水平基本持平,核電工程決算單位造價水平呈下降趨勢,水電工程決算單位造價水平呈上升趨勢,風電工程決算單位造價水平呈下降趨勢,光伏發電工程決算單位造價水平呈下降趨勢,交流輸電線路概算單位造價水平呈上漲趨勢,交流變電工程概算單位造價水平呈下降趨勢。
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投產的常規水電工程概算單位造價為7467元/千瓦。不同地區單位造價標準不同:西北地區最高(11390元/千瓦),南方地區最低(7333元/千瓦);不同裝機規模中,特大型常規電站造價最低(6144元/千瓦),小型電站造價最高(11930元/千瓦);以不同建設性質分類,新建常規電站造價為7875元/千瓦,擴建常規電站造價為2111元/千瓦。
從統計分析結果看,“十二五”期間投產的抽水蓄能電站概算單位造價為3802元/千瓦。其中機電設備及安裝工程單位造價最高,為1332元/千瓦,所占比例為35.03%;建筑工程單位造價次之,為924元/千瓦,所占比例為24.3%;建設期利息單位造價居第三位,為477元/千瓦,所占比例為12.54%.
分析顯示,“十二五”期間投產的抽水蓄能電站中,概算單位造價南方地區最低,為3562元/千瓦;華北地區單位造價最高,為4701元/千瓦。不過,不同裝機規模的抽水蓄能電站各項單位造價及其比例大體一致。通常而言,抽水蓄能電站裝機規模普遍較大,其單位造價和各項占比較為接近。
與常規水電工程相比,抽水蓄能電站土建工程量少、建設周期短、建設征地和移民安置規模小,雖受工程變更、物價水平波動和國家政策調整等因素影響,但整體造價控制較好,決算投資較概算變化不大。
據了解,水電站造價水平變化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隨著水電開發,工程向河流上游、高海拔、藏區深入,開發條件愈發困難;另一方面受國家政策和社會物價水平影響,環境保護、建設征地等標準提高。兩方面共同造成水電工程造價上漲。
“十二五”期間水電工程單位造價為7075元/千瓦,較“十一五”期間的6449元/千瓦有所上漲。隨著水電的不斷開發,水電工程的經濟性將逐步下降。
來源:中國能源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