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家居行業,一場接班潮正在襲來:東鵬控股、喜臨門、惠達衛浴、大自然家居、眾望布藝、久盛地板等部分頭部企業的“二代”逐步走上公司核心崗位,開啟創二代接棒掌舵的時代。與白手起家的“50后”“60后”家居創業者相比,“80后”“90后”作為伴隨著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新一代,能否承擔起興盛家族事業的使命?
接班:“80后”“90后”繼承者登臺
今年11月,喜臨門發布公告稱,公司原董事楊剛、副總裁許丹艷均宣布辭職,董事會同意聘任陳一鋮為公司總裁、鄭雙全為公司副總裁。而2019年,喜臨門創始人陳阿裕之子陳一鋮已早一步進入喜臨門董事會并擔任副總裁職位,這一做法被視作為陳一鋮未來“接班”鋪路;2021年,陳阿裕的女兒陳萍淇也進入喜臨門董事會,盡顯家居企業的家族傳承“底色”。
據有關媒體對84家上市家居建材企業的統計,有19家家居企業的20位“二代”已正式走向臺前,在企業內部擔任要職。羊城晚報記者注意到,在這些企業的交班過程中,部分“二代”在該公司走馬上任后,都會在要害部門或職位上任職,當“二代”開始出任核心崗位時,職業經理人則退居次要崗位甚至離開。
與職業經理人“空降”高層不同,“二代”們在接班之前往往會有多年歷練。像大自然家居的“二代”佘嘉浚曾創業入局咖啡賽道,東鵬控股的“二代”何穎就職過廣東天普生化醫藥股份有限公司、marmecanadainc.,久盛地板的“二代”張凱在久盛旗下子公司擔任總經理,陽光照明的“二代”陳衛在公司國際市場部做了四年的貿易員。
在“二代”接受市場和業內考驗時,部分企業的“三代”已嶄露頭角。今年11月,惠達衛浴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董化忠、董事兼副總經理殷慷均向公司提出離職。在董化忠、殷慷辭職之后,惠達衛浴提名王佳、張春玉為公司第六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85后”王佳是惠達衛浴實控人、董事長王彥慶的女兒、惠達衛浴創始人王惠文的孫女。
創新:為企業轉型注入新活力
與“50后”“60后”家居創業者不一樣的是,家居行業創二代、創三代們面臨家居行業的劇烈變革,在存量競爭和需求個性化的背景下,競爭的激烈程度已遠非昔日可比。當家居企業正從“創業時代”邁進“守業時代”,不少子承父業、女承父業的“二代”們在執掌之后帶來了讓人眼前一亮的新想法。
大自然家居的佘嘉浚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雖然欽佩父親能夠“從0到1”做出這么多事情,但他自己并不會簡單地“抄作業”,“畢竟整個宏觀經濟和消費者需求都不一樣”。在剛回到大自然家居時,他憑借自己對化工材料的興趣,推動了上游的環保材料研發,開發出負離子地板、新環保地板、速生材地板、大豆膠地板等多種綠色新產品。
作為國際衛浴市場上“制造”的代名詞的惠達衛浴,“85后”的王佳與父親王彥慶共挑“大梁”,為了搶占z世代消費人群,通過一系列創新加速打造年輕化的品牌形象。從產品設計端緊跟時尚潮流,開發有顏值、有功能、有品位的衛浴好物,到策劃年輕人喜愛的活動和話題,王佳進入管理層開始代表惠達衛浴頻頻亮相。
挑戰:面臨經營業績壓力
記者注意到,部分企業在職業經理人退場和創二代交班接棒后,市場對其二代繼任家族管理持謹慎態度。喜臨門從由職業經理人轉向二代繼任接班管理后,投資者對于喜臨門能否完成今年績效目標存有疑慮。今年,喜臨門的業績考核目標是年營收不低于90億元或凈利潤不低于7億元,但截至三季度,公司營收僅57.41億元、凈利潤3.89億元。
一些家居企業的二代傳承則落得“一地雞毛”。宜華生活的實際控制人劉紹喜很早就布局家族二代接班傳承,其次子劉壯超在2017年就被“扶上馬”,出任宜華生活董事長。2019年4月,上交所曾兩次向宜華生活發函,就宜華生活2018年度報告中出現的“在貨幣資金充裕的情況下、進行高額負債并導致財務費用高企”等問題問詢公司。
2021年1月,證監會召開資訊發布會透露,宜華生活2016至2019年定期報告存在嚴重虛假記載,財務造假金額共計400余億元。根據證監會對事件相關當事人的處罰,其中公司實際控制人劉紹喜被處以930萬元的罰款,終身禁入證券市場,董事長劉壯超被罰450萬元,10年禁入證券市場。
2022年上半年,家居建材上市企業整體年報顯示,63家企業總營收為1026.63億元,同比增長3.85%;歸母凈利潤合計69.69億元,同比下滑20.15%。在消費觀念迭變和存量競爭的市場環境下,這些接手的或者準備接手的家居企業“二代”們,恐怕無法躺在父輩的家業上享清福。
來源:中國著名品牌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