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行業,正處于冰火夾擊中突破前進的關鍵期。
已跌到冰點的一端,是需求萎靡和壞賬頻現。受到地產低迷拖累,疊加疫情對供應和需求的夾擊影響,家居行業這兩年的日子,過得并不好。
烈火烹油的熱點一端,卻是政策利好頻出,以及資本市場中家居企業上市熱潮涌現——
近期,工信部辦公廳等四部門發布關于印發推進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家居產業創新能力明顯增強、推動綠色智能家居產品下鄉。
資本市場上,2022年上半年,家居企業保持相當高的活躍度,多個品牌沖擊上市ipo。于品牌而言,既可以補充資金,又能夠獲得上市背書、擴大知名度;對行業來講,長期“大行業小企業”的局面有望突破。
家居行業,能否一掃陰霾、鉚足動力、深蹲起跳,在破局之中,沖向下一個行業周期高點?
三大考驗:壞賬風險、原料高企和需求萎靡
家居行業近兩年面臨的考驗,可以總結為三點:地產風險的外溢、成本高企、消費疲軟。
2021年起,家居公司業績遭受不小沖擊,不少企業都提到了上游地產行業的風險外溢。
為了直觀感受,我們先來看幾家行業龍頭的表現。
比如,涂料上市公司龍頭三棵樹( 603737.sh )近年營收、利潤雙雙穩步增長,2021年公司營收突破百億元,但凈利潤由盈轉虧,從2020年的盈利5億元暴跌至2021年的虧損4.2億元。三棵樹在公告中表示,對出現信用風險的恒大、融創、華夏幸福等地產客戶進行單項計提壞賬準備。
再比如,皮阿諾( 002853.sz )2021年利潤轉虧,稱“主要客戶資金周轉困難,公司持有其商業承兌匯票大量逾期未兌”;我樂家居( 603326.sh )披露2021年業績虧損的原因是對恒大、華夏幸福等企業的應收款項計提信用減值準備……這些都是地產行業風險事件外溢對家居行業帶來的直接沖擊。
除了上述地產行業風險外溢帶來的影響外,成本端的原材料價格高企是影響家居行業利潤的第二大因素。
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有20多家a股家居公司披露或預披露了半年報,預計上半年凈利潤虧損的企業有10家,預計上半年正收益的10家企業里,4家利潤下滑、6家利潤上升。
我們再來看一個樣本。帝歐家居( 002798.sz )從2013年到2021年均實現盈利,但是從2021年第四季度開始,凈利潤出現了虧損,毛利率接連下滑。帝歐家居2021年銷售毛利率為26.07%,2022年第一季度滑落至18.59%,同比下滑11.92個百分點,這是因為,從2021下半年開始,上游原材料和煤炭、天然氣等能源大宗商品快速上漲,生產所需的能源、陶土、色釉料、包裝材料等都受到直接影響。
蒙娜麗莎( 002918.sz )也因成本上漲導致業績承壓。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罕見錄得虧損,當季度毛利率為19.1%,同比下滑10.8個百分點,和2021年第四季度相比也環比下降3.6個百分點。“原燃料價格上漲加劇成本壓力,靜待行業壓力期過后的業績修復”——中泰證券在一份研報中這樣點評道。
第三個家居行業的中短期不利因素是消費端的萎靡,令企業銷售承壓、現金緊繃、庫存成本高企。
以帝歐家居為例,拆解2021年四個季度,公司從q1到q4的營收增速分別為46.16%、3.07%、16.78%和-7.58%,可以看到q4的收入增速同比轉負下滑,2022年q1的營收同比也處于下滑趨勢,為-33.99%。連續兩個季度的收縮,背后原因有兩個方面,其一是地產交易下滑、買房換房的人少了,家居產品需求端也隨之萎靡;另一方面也有傳統淡季、疫情影響以及公司主動控制大b端的業務體量等原因。
“需求大幅下滑風險、行業競爭加劇風險、原材料及能源價格波動風險、管理團隊變動風險”——在一份東吳證券的研報中,對帝歐家居做出了這樣的風險提示。
收縮風險敞口和轉型求變
經過地產行業風險外溢的沖擊,縮減風險敞口、尤其是降低頭部客戶收入占比成為家居板塊投資者重點觀察的趨勢。
在這個問題上,最受關注的樣本莫過于收納櫥柜和全屋定制企業皮阿諾。在家居板塊,2021年前五大客戶銷售額占年度銷售總額這個指標,尚品宅配( 300616.sz )為3.31%、歐派家居( 603833.sh )為6.07%、金牌櫥柜( 603180.sh )為7.43%、志邦家居( 603801.sh )為10.17%、我樂家居為11.16%、索菲亞( 002572.sz )為17.52%,而皮阿諾的該指標為38.82%。
有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恒大曾經是工程業務上的皮阿諾第一大客戶,但出現商票違約事件后,皮阿諾于2021年6月以來已與恒大停止了業務合作,仍在進行的合作基本為現款現貨形式,以控制風險。
市場用“進入后地產時代”來形容當下的家居行業,面對時代的拐點,各家也紛紛開啟轉型征程。
例如行業龍頭歐派家居在內的多家企業提出,將加強與裝修企業合作發展整裝渠道。尚品宅配等則透露將從硬裝介入,轉型整裝業務。
前文提到的面臨客戶集中問題的皮阿諾也計劃,在2022年強化拎包、設計師渠道,為中高端品牌護城河打好基礎。公司還曾經在2021年12月接受調研時曾透露,預計未來家裝設計師渠道業務會占公司整體銷售額的三分之一。
轉型談何容易,《中國泛家居產業趨勢報告》副主編劉揚曾經向媒體分析道,對于皮阿諾而言,要想讓設計師渠道銷售額達到整體的三分之一,要看公司怎么操作,是否能創造出一個有利于實現業績目標的架構——“這個是最大的挑戰”。
扎堆上市的家居股
不過有意思的是,盡管在經營上正面對不小的挑戰,家居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卻非常活躍,甚至可以說進入了一輪上市小高潮。
8月12日,創業板趣睡科技( 301336.sz )首發上市,首日錄得漲幅171.04%,它是一家新型家居互聯網零售公司,擁有自有品牌“8h”,主營產品為床墊、沙發等家具類產品和枕頭、被子等家紡類產品。激發市場興趣的是,趣睡采用外包生產+互聯網銷售的輕資產運營模式,最大的賣點是小米生態鏈的一員,還被稱為“小米系第5家上市公司”。
此前6月底,床墊行業“老大”慕思股份( 001323.sz )上市,也成為家居行業的明星股。不過公司近期因為新開店面不及預期、銷售費用高企和頻頻使用“洋品牌”形象等問題,也陷入爭議。
排隊ipo的家居品牌也不少。
比如衛浴品牌龍頭“箭牌家居”的首發上會審核于7月14日通過,毛利下滑等不利情況仍被證監會提出疑問,且連續三年營收略微下滑,半只腳踏入二級市場懸念仍在。
做門窗的品牌“皇派門窗”和“鷹森鋁包木窗”也在沖擊ipo,前者瞄準的是深交所主板、前不久剛剛遞交了招股書申報稿,后者在創業板ipo注冊生效并擬募資6.73億元擴產。
定制衣柜產品起步的“科凡家居”在行業競爭地位中稱“公司是國內較早進入定制家居行業的企業之一”,不過在ipo過程中被曝出董事長、高管履歷信披與公開信息存諸多不一致,前五大客戶里居然頻頻出現剛剛成立不久的新企業,員工社保公積金也沒有及時繳納、存在被要求補繳的可能性。
從上述案例不難得出結論——第一,家居上市企業ipo潮涌現,背后是多個具備一定差異化的細分賽道;第二,活躍在ipo前線的是各個細分賽道的龍頭,具備一定的產品壁壘和規模化優勢;第三,細看各個ipo案例不難發現,它們多數有濃厚的家族企業特征,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經營不規范的漏洞。
家居上市小高潮仍被市場看作值得期待的積極信號。《2021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藍皮書》指出,在a股3000多上市企業中,家居行業僅有27家、在整個資本市場占比還不到1%,這與家居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位置不匹配。期待這一輪上市小高潮可以提升家居板塊在資本市場的權重,利于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機構看好的家居行業主線有哪些?
家居行業一步一步走進資本舞臺中央,將會給投資者帶來哪些機會?
目前兩個被廣泛討論、確定性較強的主線有兩個,其一是資本撬動帶來的品牌化、規模化效應,其二是結合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的智能家居路線。
先來看第一個投資主線——品牌化和規模化。
長久以來,中國家居市場呈現“大市場、小品牌”、“大行業、小企業”的特點,市場競爭格局目前還比較分散。
從2018年起,市場就已經在關注家居行業推進集中度提升的趨勢,當是業內出現企業數量下降、但平均產值提升的現象;隨后2020年以來,市場遭遇波動,上述趨勢有所淡出人們視線,直至最近半年政策利好疊加企業在資本市場動作不斷,推進龍頭份額提升再次成為行業主線。
在家居行業ipo熱潮中,“募資以擴產規模”成為幾乎全部企業在招股書中提及的關鍵詞,這無疑將有助于企業發揮規模效應、降本增效。
第二個投資主線是結合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的智能家居,這個話題近年熱度也在不斷攀升。
從需求側來看,據頭豹研究院數據,2021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增加至1909億元,智能家居配置率達到89%,科技賦能綠色家居成為重要趨勢。
中國也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家居消費市場之一,尤其是2019年5g商用以來,也推動智能家居行業進入發展快車道。以歐普照明( 603515.sh )為例,2021年公司線上智能化產品銷售增長迅猛,占比超過40%。
據《中國電子報》援引idc中國高級分析師劉云的觀點,8月工信部等四部門《推進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的推出,將有利于統籌各方資源、給智能家居行業更為全面的支持:“中國智能家居行業有望逐步形成覆蓋設計研發、生產制造、銷售服務的全鏈路行業標準,引領智能家居這一新興行業走向規范化發展道路,提升整體行業的發展質量和效率。”
經歷了地產風險外溢、需求不振,家居行業在波動中顯示出相當的韌性;行業還插上了規模化和智能化的翅膀,未來能否在資本的風口完成“深蹲起跳”,市場期待滿滿。
來源:中國著名品牌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