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是繼《甄嬛傳》、《羋月傳》、《延禧攻略》等古裝劇爆紅刷屏后的又一力作。如果說《延禧攻略》中的莫蘭迪色引發了家居時尚風潮,那么《大秦賦》中的灰色系(黑灰白),也和意式極簡風的灰色調的簡約美遙相呼應。
對比以往的《秦始皇》《南越王》《呂不韋傳奇》等類似古裝戲連續劇,現有的影視劇作品的“產品力”已有了極大的提升和飛躍:
1、場景搭建和劇情故事,更趨向嚴謹扎實
2、人物及腳本臺詞設計,更趨向美感簡約
3、受眾群體分化嚴重,流量更有賴于口碑
家居產品也一樣。在當下房產過剩、產品過剩、產品同質化、信息過度傳播的背景下,如果“產品力”、“內容力”勢單力薄,單靠傳統線下渠道、門店及銷售技巧來提升終端業績,難度正變得越來越大,其原因在于,當下消費群體年輕化、購物通路多樣化、消費者主權時代。
01
新媒體環境及背景分析
過去一段時間,無論是廠家展廳,還是終端賣場,相比較于2018年以前,我們看到有更多的家居產品空間展示效果越來越驚艷。
廠商押寶在新品、高值產品出樣和銷售上,最重要的原因是以往常規老產品的銷售價和利潤率已經被做爛了,比如:
比如定制家具的飾面板、膜壓、uv漆、烤漆、實木……等,成品家具的常規皮布花色及選材,配套件的飾面板、油漆、實木貼皮等表面處理,系統門窗的氟碳工藝、銷釘注膠工藝等。
家居廠商亟需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加持,以突破目前的價格戰壁壘與困境。
1、新技術的賦能。就像支付寶、微信支付、京東白條等,改變的不僅僅是付款方式,而是消費觀念和購物場景,通過app、小程序、社群,新老客戶和產品及服務提供商的鏈接,實現零距離觸達。
在天貓、拼多多、京東等選購對比后,80/90/00后等年輕消費群體,被截留了,因為多、好、省。
在錢大媽、淘鮮達、興盛優選等購物后,50/60/70后等中老消費群體,被截留了,因為近、優、簡。
絕大多數產品都已經實現了“在線化”,家居產品的“在線化”也不會遠。雖然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新技術手段將一步步蠶食線下市場。
過去兩年來,淘寶直播、京東到家、拼多多‘新品牌計劃’等電商巨頭對家居產品的智能推薦越來越多,過去一個月以來,躺平設計家、躺平小店、一兜糖等的線上品宣推廣也更多了。
甚至分眾傳媒創始人江南春,都開始加大對于家居行業的關注、造勢和站臺演講。
2、創新迭代能力及產品力。無論歐索尚等大眾化品牌、知名上市公司,還是伊仕利、卡諾亞、箭牌家居等后起之秀,現都已推出了輕奢、極簡等高端系列,并且在空間配飾與出樣、一門到頂工藝、飾面材料、拉直器、弧形封邊……等整體、局部和細節各方面,做得越來越出彩。
但結合過去三年多不同時段做對比會發現,不同廠家對新品研發及推出時間的預判和定位不一樣,開始有分化的跡象,比如頂固輕奢家、瑪格的有顏有品等。
3、新工藝的真香定律。巖板、膚啞板、膚感板、高光板、皮紋板、油漆板、pp板、同步壓紋……等新產品、新工藝的陸續登場,正成為家居廠家、經銷老板和終端銷售團隊尋求的“新藍海”。
對于多數非頭部家居廠商來說,各種新品、新工藝的推陳出新所帶來的銷售助力,就像osb板、實木多層板對比顆粒板、密度板一樣,沒有可對比性,才會有更多的生存與成長空間。
4、以往家居廠商更多在比拼資源、規模、效率和落地執行能力,接下來更多是比拼創新力、供應鏈及成本優勢和產品變現能力。
在移動互聯、智能家居和整裝交付等的加持下,多則一年半載,少則幾個月時間,就可以實現從瓷磚、地板等墻地面的硬裝材料到定制、成品、木門、護墻板及窗簾桌布等軟裝配飾,都是一體化、同質化輕奢風效果。比如都用上“卡拉拉、雪花白、鑲鉆嵌銅條”等同質化的設計元素。
由此,只有不斷地推陳出新、快速變現,才能更好應對外界環境和競爭友商的變化與挑戰。
02
如何提高新品及高值產品銷售
相對來說,新品剛上市,各家居廠商尚未揮動價格大棒,價格有余地,有一定利潤空間。
1、越是新品及高值產品,越需要鋪墊與包裝,越是大單,越需要信任背書
群眾眼睛是雪亮的,粗制濫做的影視作品,往往曇花一現。
只有好作品及產品,才能更好地獲得觀眾及粉絲的信任感。他們也才會自動自發地在微信視頻號、今日頭條、抖音、快手等社交平臺進行二次加工或多次傳播。
家居消費者對于家居產品的訴求也已過了湊活著用的年代,而是傾向于追求顏值、品質、匠心、定制、性價比等爆款及精品。
70/80后對天貓旗艦店、京東自營等專業電商平臺有高度信任感,因為品質及售后無憂。薇婭、李佳琦等網紅及意見領袖對90/00后有高度粘性,因為寵粉和省心省力。
2、促銷與折扣對消費者吸睛作用在弱化,家居廠商更需有持續輸出家裝設計及建議和品牌及產品內容的能力,以打開消費者認知,搶占用戶心智
實踐證明,傳統線下的一次次討價還價和多重促銷買贈等言行,在2020年3-5月份的照搬到線上直播賣貨場景下,很容易導致漏洞頻頻、丑態百出。90/00后等年輕消費群體愿意進入直播間購物體驗,但不認同傳統線下的“銷售套路”。
他們習慣于翻看通俗易懂的產品詳情頁和短視頻,他們重視“銷售排序”和“商品評價”,而不再只關注“價格排序”。
3、學習“錢大媽”等社群電商,構筑廠商自有可良性循環的私域流量圈
相比于“錢大媽”、“興盛優選”等的社群營銷的成功和口碑,過去六七年以來家居產品在線化的微信爆破和社群營銷,還沒有探索出一條可持續良性發展的路徑。
以往由經銷商及終端銷售團隊為主導的在線微爆和團購,重銷售弱服務,在激烈的終端價格戰環境下,很難往“好評優先”和“口碑裂變”的方向引導。
團購和好評不一定就是追求優質低價,消費者偏好價格實惠、多省錢,但也接受優質優價。
攜程和美團都曾被曝出有過“殺熟”的行為,因為老產品和舊服務的價格和利潤空間透明,很容易對比,要靠它們來做大單值很容易被留下“欺負老實人”的口實。
4、搶在線及終端客流,用雙保險提升進店轉化率,用服務和粉絲鏈接新客戶
低質低價的家居直播賣貨是一個階段性產物,就像天貓的前身淘寶一樣,也曾經歷過魚龍混雜、假冒偽劣、價不符實的發展階段。
在線上線下打通、比質比價、好評度累積到量變引起質變后,家居終端體驗中可以線上付款購物,線上體驗預訂后也可以到線下體驗后再確認,線上線下一體化、無邊界后,客戶退單零門檻。
由此,家居廠商不僅需要用戶好評,而且更需要持續養粉,重視粉絲的孵化與裂變。
過去幾年,先后有定制、成品、門窗品類的年輕優秀經銷商代表,都提出過組建標準、專業、高效的售服團隊想法,并且其中一兩位還曾經實踐過。我想,他們應該也是對比過京東、日日順和其它物流公司的不同交付滿意度后,才會有如此強烈的想法與建議。但這個事,或許只有在廠家、大商或風投資金等的支持下,才會更容易開花結果。
來源:中國著名品牌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