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發(fā)布了"完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推動家電更新消費"的相關實施方案,隨后又召集京東、阿里、國美、蘇寧、云易達、愛回收等家電零售和回收企業(yè),就廢舊家電的以舊換新和完善回收體系等問題,開展座談會。
此后又推動中國家電協會、中國物資再生協會、海爾、美的、格力,以及格林美、中再資源環(huán)境等20余家企業(yè),聯合發(fā)起《家電“以舊換新”倡議書》,意在引發(fā)全行業(yè)對于這一方向的關注。
日前在發(fā)改委6月份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上,相關負責人再次強調三項重點工作之一,就是大力挖掘釋放內需潛力。其中,積極推進家電、汽車等更新置換和回收處理,順勢而為促進消費新業(yè)態(tài),充分發(fā)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和特別國債的牽引作用,引發(fā)行業(yè)關注。
透過國家發(fā)改委的一系列政策、動作和表態(tài),對于家電廠商來說,內心必須要清楚:推動家電換新消費,國家絕對不是嘴上說說,也不是憑空硬造,而是看到了存在于中國家庭大量的"廢舊家電"存貨,并且已經走到了不得不換的拐點上。這既能***當前家電消費低迷的困局,又能解決廢舊家電能耗大、安全風險多等社會問題,可以說勢在必行。
目前來看,來自發(fā)改委等部門的相關政策,清楚地指明了家電廠商下一階段市場經營工作的重心:那就是深挖存量市場,加大并加快對廢舊家電的更新換代,特別是通過“售舊換新”的方式,激活消費者的熱情。當然,很多廠商會說,在缺乏實際性舉措,比如財政補貼刺激等手段配合下,政策方案對于家電一線市場的廢舊家電回收,以及家電換新消費,很難形成直接性的刺激和帶動。
這個問題,其實換個角度來理解:當前中國家庭更新消費的群體性激活,不能只是單純地依賴財政補貼,還取決于家電廠商的促銷力度和投入情況,并且考慮到中國家庭的消費習慣:一直是趨于節(jié)儉和保守的,在今年的社會環(huán)境下更是如此。所以,撬動家電換新市場的啟動和發(fā)展,需要持續(xù)的投入、穩(wěn)步的推進,絕對不能操之過急,聽風便是雨。
所以,對于廢舊家電市場,國家相關部委早在多年前就開始關注,并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和手段,比如建立廢舊處理基金,鼓勵家電企業(yè)建立專業(yè)化的廢舊家電處理工廠。目前,包括長虹、tcl、格力等企業(yè),都擁有自己的專業(yè)廢舊家電拆解工廠,但一直進展緩慢,主要就是中國家庭“不壞不換、修不了再換”的消費特點導致的。
同樣,廢舊家電回收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專業(yè)化回收體系不完善、不健全,被大量不規(guī)范的舊家電回收游擊隊霸占,導致了專業(yè)廢舊家電回收工廠“吃不飽”,而很多家庭的廢舊家電又“賣不掉”。在這種情況下,國家鼓勵家電企業(yè),以及電商、零售商參與到廢舊家電的回收,意在打通“最后一公里”,通過賣舊換新來盤活一定的市場。這是今年出現的新思路,也是家電廠商接下來可以把握的方向和策略。
面對國家當前對于廢舊家電回收體系,以及更新消費的持續(xù)推動,家電廠商們不能再次“無動于衷”。必須要清醒認識到:從國家節(jié)能減排,以及家庭安全的角度來看,廢舊家電存在的危害不容忽視。一是,老舊家電的耗電量大,性能差;二是,超過使用年限的家電,存在易燃易爆等問題;三是,中國家庭現有的廢舊家電保有量,居高不下。所以,國家必須要通過政策化引導、企業(yè)參與、消費培育等各方參與推動。
這是機會,更存在諸多挑戰(zhàn),卻是所有家電廠商征戰(zhàn)一線市場的新起點!
來源:中國著名品牌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