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賣貨,在最近的家電市場上,可以說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只是眾多的一二線家電企業和商家巨頭們在持續推動,就連鄉鎮市場上的商家,以及三四級企業,也都在摩拳擦掌,跑步進場。
由此,這也引發不少家電廠商對直播賣貨的一些問題。特別是一些中小家電企業和商家們,對于直播賣貨過程中的組織、內容策劃,以及線上線下打通,還有后期的配送、安裝等問題存在疑問。
有家電人說:直播賣貨太爛了,臭大街了,阿貓阿狗都在搞;有人說:直播賣貨大潮才剛剛開始,好戲還在后頭!那么,直播賣貨到底怎么樣?帶著一些家電人的疑問,家電圈通過與一些家電廠商已成功實施“直播賣貨+微信秒殺”活動案例,進行梳理和分析后,聚焦熱點。
1、直播+秒殺,是家電促銷一陣風嗎?
肯定地說,“直播+秒殺”不是一陣風,更不是一場雨,而是家電廠商主動擁抱時代的長期促銷手段。是頭部家電廠商在經過過去一年多的探索之后,于今年開始陸續引爆的一種促銷活動手段。當然,今年初社會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這一促銷手段的落地,但絕對不是導火索。
可以預見,不只是今年上半年,甚至是全年,包括未來幾年,“直播+秒殺”組合促銷,都將成為貫穿整個家電一線市場的主要手段。不只是電商企業和頭部品牌會使用,包括大量的二三線家電企業和商家都會參與進來。
所有家電人都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接下來必須要抓住并利用“直播+秒殺”的手段,不只是簡單地將線下促銷活動搬到線上,而是要拿線上促銷為線下門店帶生意,拿線下門店為線上促銷引流量,實現雙線協同引爆。
2、直播+秒殺,取得成功的關鍵是什么?
所有家電廠商,千萬不要認為,相對于線下的促銷推廣活動,“直播+秒殺”就會更加輕松,就是手指頭點點。
與線下專場團購、閉店搶購相同的是,當前每一場家電促銷活動,無論線上線下,都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企業、商家共同協力,需要產品的策劃和定位、促銷讓利的設計,以及前期的客戶鎖定,后期的客戶發貨、配送和服務等全流程。
所以決定“直播+秒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在家電圈看來,關鍵有兩條:一是前期的客戶引流,需要發動專業、持續和大范圍推廣,以及差異化產品性能和價格定位,要讓活動本身有影響力;
二是執行過程中的現場氛圍引導和烘托,以及后期的發貨、配送等服務要全面打通。銷售現場氛圍,既要靠主持人、客服以及相關員工的配合,避免冷場,制造訂單不斷的局面。同時還要有服務等后勤配合,解答用戶疑問,快速響應帶節奏。
“直播+秒殺”不是簡單的線上2小時、3小時賣貨,而是活動前的準備,以及活動中的烘托,還有活動后的跟進。特別要注意活動內容的設計上,不能就是簡單的低價粗暴放出,而必須要有賣點、有亮點的差異化產品和內容。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殺菌消毒、健康類無疑是熱門。
3、經銷商如何玩轉直播賣貨,雙線互通?
可以肯定地說,直播賣貨并不合適所有家電廠商。對于很多鄉鎮經銷商來說,就不適合自己單干“直播+秒殺”促銷。原因就在于,團隊、平臺、品牌、好產品、物流配送等一系列資源都不完善,在沒實力的情況下亂折騰,最終還是虧錢傷身,不如不搞。
當然,這并不代表鄉鎮經銷商,就只能看著“直播+秒殺”火爆,其實可以跟著代理運營商、跟著工廠、跟著電商平臺,一起搞。成為他們在線下為線上直播、秒殺引流的觸點,然后一起參與利潤分成。
同樣,對于眾多鄉鎮經銷商來說,當前最好、最有效的方式,還是最多發發朋友圈、拉拉微信用戶群,做做這種鎮村半徑的社交零售。既沒有配送安裝服務的問題困擾,也不用太多的前期投入和團隊布局。
對于鄉鎮家電經銷商來說,單打獨斗時代已結束了。一方面,必須要學會擁抱新零售、新模式,對于直播賣貨、微信營銷保持高度關注,并參與;另一方面,不能什么事情都想著自己干,什么錢都想自己賺,要有分享精神,還要有共創共贏的意識。既要學會讓線上為線下門店引流,還要參與線下為線上引流的大作戰。
4、直播賣貨的后續配送和服務,怎么解決?
對于家電工廠主導的“直播+賣貨”,肯定是由工廠統一安排發貨、配送,整個營銷鏈條解決起來相對容易。那么,對于工廠與商家合作,而如果是平臺商家,比如京東、天貓、蘇寧等,一般則是由平臺商發貨、服務。這就是大平臺的網絡、服務等諸多實力優勢。
對于由當地代理商運營商或經銷商操盤的“直播+秒殺”活動,受到疫情影響,只能由各地的分銷商、直營銷來配送,或者委托第三方的物流、服務公司。應該說,當前在家電市場上井噴的“直播+秒殺”活動,本質上就是微商銷售模式的進化版,要充分整合并利用第三方物流、服務資源。
對于直播賣貨、微信秒殺來說,家電產業中不管是質疑者,還是吹捧者,都不要帶著“先入為主”觀點來判斷。對于家電人來說,當前以及未來,必須要有一種“虛心學習、不恥下問”的狀態。不要嘴皮子一翻,上來就質疑、否定。任何新事件都需要投入,都需要付出、都需要試錯。
別人付出,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并不是你否定和質疑的理由,相反可以讓你從中汲取經驗教訓,獲得更大的成功!
來源:中國著名品牌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