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產品:欲用新品“破局”
記者在ces現場看到,華為、中興、tcl、樂視等一批中國企業紛紛亮相2016ces,而tcl全球首發了高端子品類quhd量子電視及旗艦新品x1,樂視則帶來了超級電視max65blade——全球最薄的分體電視。tcl多媒體副總裁王汝林對媒體表示,quhd量子電視的推出不僅代表了彩電行業又一高科技產品品類的問世,同時也代表了tcl曲面電視最高端產品的誕生。
有行業人士表示,目前國內電視有多種技術的推出,quhd開創的量子電視新品類,是中國電視產業謀求創新突破,沖擊高端市場的重要載體。據悉,近年,中國彩電市場遭遇了30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而在高端電視市場,主要是洋品牌占據優勢,因此加快推出高科技含量的新品成了中國本土眾多企業破局的主要法寶。記者在現場看到,為了打造完整生態鏈,tcl此次推出quhd量子電視,選擇了與杜比dolby vision、哈曼卡頓、roku等企業聯手。
拼渠道:有渠道才有話語權
在美國幾日的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近年的美國ces展中上,中國企業逐漸成為主角,背后的主要動因就是中國企業希望借道ces來拓展美國這樣的成熟市場。但記者獲得的信息則是,隨著中國企業實力的增加,參加ces容易,要真正拓展國際市場,則沒有那么簡單。記者在美國洛杉磯的連鎖賣場costco看到,整個商場只有四個電視品牌,包括三星、lg、tcl以及美國本土品牌vizio,完全沒有像中國大賣場里面多達十幾個品牌的現象。
對此,一位costco的負責人表示,美國彩電市場銷售模式與其他國家有很大區別,完全被六大渠道控制,任何品牌要想在美國市場站穩腳,就必須贏得這六個渠道,包括沃爾瑪、山姆店、costco、target、bestbuy,亞馬遜等,這六家占據了整個美國彩電市場的80%。由于美國的彩電市場格局非常穩定,對于一個新進來的品牌要想突破原有格局非常不容易。
國際市場成中國企業轉型主要陣地
業內表示,在面對中國國內市場增長乏力的現狀,國際市場成了中國彩電品牌突破的重要陣地,因此每年美國的ces以及歐洲的ifa都成為中國品牌展示自己產品、設計的主要陣地,但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美國消費者以及歐洲消費者比較喜歡購買自己本土的品牌,因此對于外來品牌,在歐美這樣的成熟市場,挑戰歐美的本土品牌很難,一旦品牌、價格,售后不好,都會遭遇“末位淘汰”,但一旦真正能獲得消費者認可,則也說明該品牌的綜合實力較強。
目前中國家電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要想真正實現國際化,除了參展,還得做“拼命三郎”,用高品質產品,可靠渠道以及深入當地消費者人心的品牌來贏得市場。
來源:中國著名品牌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