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三十年發展后,建陶行業近幾年出現了不一樣的變化。在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環保、煤改氣、季節性限制排放、產業騰挪、疫情防控的操作中,各地區建陶企業都受到了嚴重影響。
01
歷經三十年發展后,建陶行業近幾年出現了不一樣的變化。在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環保、煤改氣、季節性限制排放、產業騰挪、疫情防控的操作中,各地區建陶企業都受到了嚴重影響。山東傷了根本、河南動了元氣、湖北欲哭無淚、廣東如履薄冰、江西默默無語,唯有廣西地區的建陶算是逆勢而上,迎來蓬勃發展。
在一系列的變化之中,過去幾十年的建陶行業發展邏輯已然發生重大改變,不再以個人的意志、主觀能動性為轉移,更多出現官方政策決定奮斗方向的趨勢。在行業的奮斗中,依然可以看到不少人提出各種各樣的觀點,有人看到中國的城鎮化還在路上,有人大呼行業的天花板出現,有人認為行業的波動在低谷,有人正蓄力開發新的藍海。希翼成功,眾人目光多聚焦在繁花似錦的高速發展企業,想去學習乃至復制其發展路徑,去迎接那功成名就帶來的福利,而很少聚焦到那些行業的末路英豪,總結各種原因導致的折戟沉舟。
業內精英們可以從身邊的經營案例,行業的變化中提煉各種各樣的理論來解析行業的迭代。身在學校的筆者企業管理經驗為零,性格也自由散漫,無法也不能對行業進行評論。因此,本文以人口數量出發,從一個新維度議一議行業的變遷。
02
勞動人口(15-64歲)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政策有極大影響。2019年我國總人口14.2億,其中勞動人口10.06億,這個數據比2018年減少了萬,2020年比2019年減少370萬,2021年與2020年基本持平,2022年比2021年減少120萬,2023年比2022也將減少120萬左右。而在未來的2035年,勞動人口將保持在8億左右。
勞動人口的減少及人口的老齡化,毫無疑問對國家政策影響巨大。顯而易見倒逼的政策就是退休年齡的延長,以確保勞動創造的財富量及減少養老財政支出。這個已成定論。同樣,在其他許多方面,也可以試著簡單推理一下。
1、成熟行業的規模縮減以及業內大企業規模擴大、小企業消失趨勢,在總體勞動人口數量日益減少下,對應的消費能力也必然受到影響。
通過政策引導,擴大行業內大型企業的生產規模以降低行業生產成本,承接下降的消費能力,同時減少小型企業數量來削減行業占用勞動人口數量,毫無疑問是未來的政策大方向之一。
在這樣的趨勢下,優質大企業將會獲得更多的支持也必然將(主動或被要求)承擔更多的社會義務,而小企業則將面臨更大的困難。筆者認為,被大企業收購或者中小企業聯合組建新的企業,甚至合理體面退出,可以被企業管理者所考慮。
2、人才技能水平的提高。
勞動人口的減少以及社會的發展,將更加要求勞動者生產率的提升。因此,政策的發展方向將會對含科技量的企業進行扶持,這也將影響到技術性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建陶衛浴行業基層員工方面,將會有井噴式的需求。
這將影響到企業對于文憑或者某些資質認證的要求。國家會對現有勞動人口尤其是底層勞動者進行大規模的教育、培訓以提升勞動者的生產率。這樣的環境下,也將倒逼行業更多地對學歷乃至一些培訓證書進行認可。
同樣的,在激烈競爭下,建陶行業能吸引到人才的難度也會隨之提高,顯而易見的是招聘的待遇及從學校社會能招到的年輕人的難度也會提高。這些都需要企業做出相應企業文化以及薪酬待遇調整來吸引到合適的人才。(高附加值行業的建立對于人才的虹吸效應更加大了建陶行業對于人才吸引的壓力。)
3、產業轉移。
低廉的資源成本以及勞動力成本,對于資本而言,永遠擁有極大的吸引力。在國家國際影響力及國外安全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建陶行業產業轉移也將成為降低生產成本的一個重要方式。
4、移民影響。
過去多年里,我們國家移民出去多,審核移民到國內的相對要少得多。筆者認為,雖然現階段疫情影響,全球性的鎖國現象嚴重,但未來,我們國家吸引移民將會開放。而移民的出現,一方面針對的是高端產業,另一方面則是補充低端行業的勞動力不足。因此,在這一方面,建陶企業也將會面對文化多元化的影響,建立更加包容化、人性化的企業文化將更具優勢。
勞動力減少現象對社會影響深遠。對于勞動力相對富集的產業偏向下層的建陶行業,我們會不知不覺中,受到更多的影響。因此,這些乃至更深刻的情況,都值得我們思考并提前作準備。
聲明:本文由陶瓷資訊微信公眾號原創并授權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與原作者聯系。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