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在奧維云網2024數字生態大會上表示,預計今年后期家電以舊換新資金將在8月底前全部下達,將對今年四季度的家電消費形成較強拉動作用。
王青估計,目前國內已使用超過10年的家電產品達7億臺,約占國內家電保有量的四分之一。置換更新需求不斷增加,首購需求不斷下降,中國家電市場已進入存量時代,增速自然會回落。他認為,在此背景下,消費降級是暫時的,消費升級仍然將是長期趨勢。
今年新一輪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實施分前期和后期。王青說,前期家電以舊換新是從4-5月份開始,家電市場增速先升后降,一些問題折射出政策后勁不足,這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補貼力度較小,家電、家居以舊換新主要依靠地方財政引導,而不少地方的地方財政目前有困難;另一方面,很多小家電沒有補貼標準,不一定都能套用水效、能效標準。
今年后期家電以舊換新是從7月份開始,王青認為“可以期待“。一是中央加大了補貼資金的投入力度,當然,1500億元超長期國債的補貼資金,覆蓋包括家電以舊換新在內的多個項目。二是提出按商品售價補貼15%,單品單次補貼最高2000元,補貼力度提升了。三是地方要出臺配套政策,中央與地方配套資金9:1,年底要用完,提高了地方積極性,將有助于激發消費意愿。
王青預計,在8月底前,今年后期家電以舊換新的資金將全部下達,如果疊加企業促銷,將對今年四季度的國內家電消費形成較強拉動作用。
談及政策落實中需要關注的問題,王青表示,一方面是企業之間要避免競爭內卷、價格戰,因為這會抵消政策效應,強化市場觀望,降低企業創新動力和能力。另一方面要解決地方資金籌措壓力,形成中央與地方的分工,提升地方的自主性,因地制宜地制定補貼細則。他說,鼓勵地方出臺補貼商品目錄,可考慮把數字化、智能化小家電打包到廚房衛生間局裝補貼中,而采購招標時要避免地方保護行為。
按過往補貼經驗,當補貼金額達到售價的10%時,會對消費產生明顯的促進作用,但是當補貼金額超過售價的15%時,有可能會形成需求透支等影響。所以,王青還提醒,各地實施家電以舊換新補貼與企業(平臺)促銷既要形成合力,又要避免補貼力度過大形成市場透支、消費者補貼依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