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0個縣(縣級市及縣),資源稟賦各有千秋,交通區位在在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及旅游消費能力也千差萬別。既有昆山這樣gdp(2014年)超3000億的龐然大物,也有偏處一隅,全縣人口不足一萬的窮困縣。近年隨著房地產投資熱潮的興起,縣域高星級酒店開發建設也方興未艾,高星級酒店的投資開發策略及經營狀況、前景自然也不能一概而論。
所以重點關注的還是那些人口在20萬至100萬,經濟總量在150億至600億,沒有特別的旅游景點及吸引物(當然小景點一般還是有幾個的,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嘛),最具代表性的那些縣市。
這些縣市開發建設高星級酒店,有什么普遍的特點?
一、市場競爭不算激烈。
在較落后的城市,業主開發的很多是首家高星級酒店,具有市場壟斷性,容易獲得競爭性優勢;在較發達的縣市,總量一般也不過幾家,幾個寡頭之間也能達成某種默契。為此,很多開發商一開始往往較樂觀,信心滿滿,對酒店投資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勞動密集型進而導致建設運行費用高、折舊大而致行業微利的特點了解與準備不足,很多項目前期沒有扎實的項目可研分析及較為正確的項目投資概算,資金投放前松后緊,導致內裝收尾階段缺錢,嚴重影響項目開發質量。
縣域市場雖然較好把握,但市場回旋余地也很小,一旦投資失誤,往往很難調整。另一方面,新酒店入市會導致酒店客房供求關系出現重大波動,一個新酒店入市往往會帶來成倍增長的客房數,需要消化很多年才能取得新的供需平衡。
二、開發方大都是當地有一定實力的名企。
對當地市場消費能力與特點有一定認識,政商關系良好。很多項目結合房地產開發,政府作背后推手。政商共謀下,往往貪大求洋,注重酒店的標識性、豪華度,而不是實用性及與當地市場的配合度,導致建筑規模及投資強度與市場需求背離。老吳發現,往往越窮的地方,建筑容積率越高,因為政府可以在出讓地塊時多賣錢,拉動當地經濟,開發商也可通過多建攤薄樓面地價,最終導致酒店建得過大、客房過多,不易經營。有些開發商也意識到客房不宜太多,但又不愿犧牲規劃審批指標,只好在配套上大做文章,所以餐飲、娛樂、康體等項目配得五臟俱全,最后發展到大而無當的地步。酒店配套豐富當然能形成1+1大于2的集群效益,給客戶帶來價值,但也意味著投資總量大幅增加,酒店經營廣度及難度增加。如經營能力不佳,投資的邊際收益必然下降——受電商沖擊及大量商業地產入市影響,近年餐、娛的社會性供給大幅增加,酒店這部分變得越來越不好做,招商難度也不斷加大。同時還有政策性風險的影響——十八大后反腐倡廉,掃黃打非,很多大的酒店餐飲、ktv、桑拿不是關門就是業績一落千丈。要轉型?受原來定位布局及業態影響,其實也非常難。
三、外觀奢華,隱患也多。
為呈現豪華度,酒店外立面裝修及燈光設置往往比較花哨,歐式建筑十占八九,大堂總是高大上,土豪氣十足??傊?,開發商為迎合政府的想法及房地產銷售的需要,喜歡把粉擦在臉上,相反,對酒店的內臟及血液,即作為隱蔽工程的機電部分,往往能省則省,給后期運行留下很多隱患。
四、缺少技術把關。
限于開發商的眼光、資金實力及對當地消費潛力的悲觀意見,很多項目在開發初期,未能聘請經驗豐富的酒店建筑及機電設計單位來從事專業設計工作,也沒有請能力出眾、品牌標準及技術要求清晰的酒店管理公司提供全過程、全方位的顧問服務(市場調研、規劃定位及籌建技術指導),當地政府及職能部門官員也容易關心過度,對酒店規劃設計方案指手畫腳,甚至利用權力插手謀利,導致規劃設計不科學,設備選型不合理,流線動線混亂,導致開業后經營設施利用率不好、部分設施閑置嚴重,或者能耗高企、勞動消耗很大,或者建筑坪效很低(流通空間及后場空間過大),或者客戶評介不高,影響項目最終的投資收益……,也未能給后來者樹立一個較高的門檻,留下讓別人競爭、超越的機會。
五、人情因素對消費影響很大。
業主比較迷信當地特色的重要性。當地人,地方上有人脈、善于交際、豪爽一點的老總,較受業主歡迎,甚至會喝酒,也是玩轉項目的重要因素,這往往掩蓋了專業能力及知識對酒店經營重要性的認識——聘請外來管理人員及專業酒管公司,從頭到尾把關,對業主來說似乎不太重要。另一方面,市場容量有限、酒店規模不大導致管理方收益不高,也影響了管理公司的積極性。
受制于當地人流規模,酒管公司預訂及分銷系統能發揮的作用相對有限,品牌號召力及溢價也不大,影響業主方的評介。酒店管理公司過于固守品牌標準及通用的收費模式,在建設要求、管理權力、管理層待遇等的談判方面欠缺靈活性,也使業主不堪負擔。故業主與管理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并能長期合作的,相對較少,往往未聘請管理公司或只是開業、評星初期的權宜之計,最后形成兩傷局面。
那么,縣域城市四、五星酒店的投資、開發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市場總量尤其是住宿量有限,不宜盲目樂觀。
尤其是當地已開業酒店經營不錯時,往往會對新項目產生誤導作用。按老吳經驗,沒有特殊情況,按每100億gdp考慮100間四、五星客房的總容量,較為理想。如果有其他利好因素,如當地富裕人群多、有一定旅游資源、經濟外向型特點明顯,可適當增加,但最好也不要輕易超過150間,即一個二百億gdp規模的縣城,四五星理想的客房總數,在200到300間之間,較為理想(客房出租率7%%上下)。
有些縣城離大城市很近(如車程只有幾十分鐘),當地又沒有特別的旅游吸引物,無法吸引大城市的會議及旅游客人時,確定客房數更應慎重,尤其是五星級,高端工商人士夜間會向大城市流動,縣城滯客能力差,預計時更不要樂觀,要知道大樹之下,小草生長難免深受影響。
二、在檔次定位上不宜過于拔高,要堅持量入為出,避免過度裝修,以提高投資產品的性價比。
大城市一個近百米的獨幢高樓,國際五星一般建安費用(不含土地及財務費用)在每平米12000-15000上下,縣級市最好控制到8000上下,無論如何,不宜突破一萬元一平米,唯如此,才能取得相對較好的投資收益比,畢竟大城市的五星,平均房價會高出很多??h鎮四五星酒店,客房空間指標也不宜太大,適度為宜,流通面積及后臺面積占項目總建筑面積之比也不宜過高……總之,設計階段要注重空間效率、機電效率、運行效率及投資效率的分析。
小城市,地價(出讓費及土地使用稅)便宜,人工費相對低廉,能源價格有時也較大城市經濟,政府對首批高星級酒店的優惠政策往往也較多,開發商應用足一切機會,在起跑線上就建立起項目的成本優勢,砍去不必要的投入,讓酒店在后期經營中輕裝上陣。
當然講性價比不是鼓勵粗制濫造,更不是降低設計及工藝水平,恰恰相反,只有更優秀的項目開發管理,才有可能得償所愿。在設計上要盡量避免以老板個人喜好代替市場需求。過去小城市更喜歡歐式、古典、繁復的東西,似乎如此才有品質與檔次,隨著時代的進步、審美趣味的變化及消費人群的快速迭代,新中式、現代時尚、低奢、輕松、自在、有創意、令人印象深刻、產生共鳴與喜歡,進而樂于傳播的設計風格與主題,在互聯網時代,應該更有市場。酒店要為年輕人設計,應時而變。這樣的酒店,也更易維護,也更易通過配飾變更,營造新的體驗感,避免審美疲勞。
三、前期要十分注重“軟投入”及項目“融智”。
要牢固樹立酒店定位規劃最重要、閑置是最大浪費的開發理念,盡可能做到定位精確、考慮周詳,避免重大決策失誤。投資商要克服“我是老板,我比你了解當地市場,我說了算”的自大心理,就算不請高大上的酒店專業管理公司來長期運行項目,也要請類似項目開發經驗豐富、真正專業的顧問團隊及設計公司,來做項目前期規劃定位及設計優化工作,因為硬件的東西一旦成型,較難更改,而項目能否打動人,建設環節費用能否節約,主要也在設計與顧問手上。老吳認為,投資階段項目決策是否科學、開發建設中是否尊重合理程序,對酒店成敗的決定作用,至少占七、八成以上,很多項目“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身”,就是前期工作沒做好。要知道,在大城市,酒店生意不好,還可以改公寓、改寫字樓等,也更有機會通過股權及資產交易退出,在小縣城,這種可能性往往小得多。
四、做好核心產品規劃及經營產品的合理組合,弱化競爭,建立酒店核心競爭力。
縣域高星級酒店,往往規模上對同行占盡優勢,客房產品的品質也更易處于領先地位。但拆分開來看,酒店風味餐飲、康體、娛樂等單個經營場所的硬件建設、運行管理,未必有什么突出的優勢——社會投資人往往可以集中有限的財力、人力及物力,通過更為直接有效的管理運作,在某一點取得競爭優勢,從而蠶食原本屬于大酒店的市場份額。所以經營產品規劃階段,對社會上的強勢產品,適當避其鋒芒,集中資源做好酒店的特色及強勢產品,不無意義。拿餐飲來說,高星級酒店在宴會及大型會議、活動方面,容易占據優勢,可以適當多投入一些資源,自助餐廳設計一定要專業,因為這是做好早餐的基礎,如果當地市場對自助餐接受度有限,酒店會議包場用餐預計也不多,就不宜設置太多座位,以免中、晚餐時段大部分座位閑置,可適度結合零點餐廳來設計,也可在經營中結合自選火鍋等形態來考慮,總之,要保持場地專業性與靈活性之間的平衡……總之,要分析當地市場的供求特點,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能轉。
正如前文所說,很多縣城酒店規劃面積很大,客房做多又不合理,難于完全消化建設指標,此時就要在起初的功能規劃及設計上下功夫,如增加沿街鋪面,豐富經營業態,加設公寓或寫字樓、大浴場、電影院、超市、量販ktv等需要面積較大的經營內容,當然事先要有扎實細致的市場調查及研究分析,看各個項目的運行前景。隨著很多全國及區域性的連鎖品牌餐飲、康體、娛樂項目將發展觸角延伸到縣級城市,相信業主向品牌持有人出租物業、購買特許權加盟、合作經營的機會大大增加,通過整合這些優質的社會資源,經營成功的機率將大大增加。
五,政府與酒管公司的角色。
政府在城市建設及經濟發展過程中,再也不要賦予高星級酒店太多的不應有的角色與作用,應摒棄過去為一時的政績及攀比心理,一味鼓勵做多,進而扭曲市場供給的做法。而應站在合理平衡供求關系,關注投資方長遠利益,站在酒店長期可持續經營的角度,來制定當地酒店業的規劃及發展政策,只有這樣,才能使投資方獲得合理回報,酒店供應商、員工、客人各得其所,避免項目爛尾、破產及其他重大惡性事件發生。
老吳碰到過一個工商經濟及旅游發展一般的西部縣,政府通過招商,有十來個四、五星酒店在建,其中一個開發商的酒店開業了一半,瀕臨破產,裝修公司也在協助他賣酒店;另有蘇北一小縣城的五星酒店項目,修在離城十多公里的開發區,經營關關停停,投資近三億,可以零租金讓管理方使用n年;還有中部一個縣的酒店,在建筑主體及外裝完成后,開發商可以零費用轉讓,前提是你要投錢裝修并完成后續工程,讓他對政府有個交待……相信這類項目,在業界不是孤例。新常態下政府搞旅游一定要有一顆平常心。
管理公司也不能一味地出于自身管理利益及品牌間的競爭需要,不顧當地市場需求及現實條件,一味鼓勵投資商擴大酒店建設規模、提升硬件水平。管理公司接項目,并非越多越好,也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要知道,不能替業主賺錢的酒店,后續管理合作總會磕磕絆絆,一旦退出,對管理方的品牌多少會帶來傷害。前一陣在酒店界傳得沸沸揚揚的慈溪雷迪森酒店,就是一例,因投資方原因酒店申請破產,管理方也許并無過錯,但難免讓外界議論紛紛,對管理公司的能力、水平產生不好的聯想。
六,因地制宜、因時制宜,要謹慎并有長遠觀念。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中國的區域差異特別大,所以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投資寶典(打自己臉了,呵呵),不管做什么酒店項目,都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要接地氣,要謹慎并有長遠觀念。這雖是老生常談,但確是至關重要的經驗。
中華廚具網(www.hoppecoke.com)秉承為商用廚具客戶提供滿意數據信息服務,為商用廚具企業開拓廣闊市場為宗旨,與時俱進、開拓進取,憑借自身行業優勢、人才優勢,順應市場需求和信息化潮流,以保持中國專業、權威的商用廚具行業門戶網站而努力。
中華廚具網通過分析了大量商用廚具企業信息及市場調查后,中華廚具網在中國廚具孕育產生,它將更聚焦商用廚具品牌價值提升,為廚具產品提供招商加盟信息服務,行業資訊服務,為企業代理商提供商業信息報道、商業合作和店鋪運營咨詢服務。
中華廚具網是綜合商用廚具大數據信息平臺,更具價值的行業門戶準確的定位、多方位及時的行業信息、高轉載的資訊發布,主導商用廚具行業資訊動態。融合熱點事件策劃,多方位立體傳播,助力企業發聲,為品牌擴音增強知名度。招商加盟連續為商用廚具品牌推薦優質代理商,強大的經銷商數據庫,快捷高效的渠道通路,定制化服務品牌招商,一站式為廚具企業招商加盟建立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