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絲居然也有人造假!昨天,杭州媒體曝出湖州警方根據舉報在當地農貿市場查獲大量假海蜇絲,隨后順藤摸瓜查獲一噸假海蜇絲的新聞,所謂的“海蜇絲”全是化學原料人工合成。而這假海蜇絲的源頭竟然在常州。
揚子晚報記者聯系常州警方證實確有其事。一對安徽籍夫妻在常州雇了小工,租了常州鄒區一處民房作為小作坊,生產加工這種假海蜇絲。
案件大起底
媒體曝光:
湖州查獲“人造海蜇絲”
嫌疑人交代是跟常州的“師傅”學藝進的原材
5月7日,杭州媒體刊出一則湖州警方破獲銷售假海蜇絲的案件。
據該媒體報道,“袁某等3名嫌疑人在湖州織里鎮商城路農貿市場內非法生產和銷售**海蜇快一年時間了!”今年4月下旬,湖州市公安局食藥環支隊接到這樣的舉報。湖州警方立即聯合市場監督局執法,于4月22日,現場查扣“人造海蜇絲”300余斤。
經查,袁某等人自2015年6月至今,在明知人造海蜇絲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情況下,仍采取用海藻酸鈉、無水**鈣、**鋁銨等原料制造人造海蜇絲,在織里鎮商城路農貿市場自己經營的冷凍食品店內進行銷售,非法獲利7萬余元。
據袁某交代,他也知道這種假海蜇絲害人,但是這兩年海蜇批發價一般在30-40元一斤,養殖期40天左右。而假海蜇成本比養殖海蜇低近一半,銷路好,制作周期也不長,所以他們才會鋌而走險干了快一年。
他還說,他的手藝是跟常州的“師傅”學的,原材也是從“師傅”那里進的。
于是,湖州警方趕赴常州,于4月29日下午,在常州抓獲袁某所說的“師傅”賈某,及同伙孫某、馬某。并在現場查扣“人造海蜇絲”成品及半成品1噸!經查,賈某等3人一年來共生產超過10噸假海蜇,非法獲利10萬余元。
賈某交代說,還有很多地方的人來這里學藝、進貨。
記者連線:
常州警方配合“一鍋端”
“**窩點”就在常州鄒區一處民房內
昨日下午,記者聯系常州警方證實確有其事。據常州警方介紹,湖州警方連同當地市場監督部門的執法人員共十余人來到常州,在掌握清楚**窩點具**置后,請常州警方配合他們抓捕犯罪嫌疑人。
“食品案件無小事!”鐘樓公安分局接到指令后高度重視,**時間安排了近20名警力配合抓捕,大家齊心協力在鐘樓區鄒區鎮鄒區村委錢家村內的一處民房里現場抓獲犯罪嫌疑人賈某、孫某、馬某。
一位參與抓捕的辦案**告訴記者,他們看到現場情況時也很吃驚!民房成了私人小作坊,里面擺滿了大大小小的塑料桶。3人在作坊里正在生產加工“假海蜇絲”。湖州的執法人員在現場查扣了大量原材和“假海蜇絲”。后叫了一輛卡車將這些**工具、產品拖回了湖州。
據常州警方介紹,案件的審理,現場拍照、取證等都是由湖州警方及當地市場監督部門的執法人員進行的。常州警方主要是配合抓捕工作,對案件的具體情況并不是很清楚。不過,常州警方了解到,三名犯罪嫌疑人均是安徽人,其中兩人是夫妻關系,另一人是夫妻倆雇的小工。夫妻倆在常州做南北貨生意,但“假海蜇絲”流向哪里目前湖州警方還在進一步調查。
常州警方表示,該案件后期可能還會有所行動,常州警方將密切關注案件動態。
假海蜇絲危害挺大
長期食用會致營養不良、神經衰弱,甚至傻掉
長期食用“人造海蜇絲”危害極大。“人造海蜇絲”中,海藻酸鈉是一種很好的增稠劑,也是一種安全的食品添加劑。不過添加劑畢竟是添加劑,把添加劑當做食品來吃,就有些不合適了。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海藻酸鈉含有較多的纖維素,雖然纖維素對人體有一定的好處,但吃得太多會影響營養素的吸收。其在腸子內還會吸附其它食品中存在的鐵、鈣、鎂、鋅等礦物質,使這些營養素也不能被人體吸收,所以多吃可使人因缺乏多種礦物質而出現營養不良等癥狀。
此外,“人造海蜇絲”中另一種原材料**鋁銨就是人們常說的明礬。這種材料中鋁元素含量較高,長期食用會影響人體對鈣、鐵等礦物質的吸收,導致****、貧血等。此外,長期攝入鋁元素,能夠影響甚至破壞人體的神經系統,使得神經衰弱的發生率明顯提高,甚至使人易患阿爾茨海默病即*****。而經檢測,賈某等人制造的“人造海蜇絲”中鋁含量超標嚴重,達到600-800mg。長期食用危害極大。
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