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國的食品安全來說,今年是非常特別的一年,因為今年是全面貫徹新修訂食品安全法的**年,也是啟動實施食品安全戰略的開局之年。并且,每年6月份開展的食品安全宣傳月活動今年已經是第6年了。
2015年10月1日起新《食品安全***式施行,至今已半年之久。新規中明確了國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同年,國家食品安全抽檢結果在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會場動態發布,成為我國食品安全信息公開邁向制度化、常態化的重要一步,備受公眾關注。
農業部:
今年前5個月我國農產品總體合格率為97.2%
食品安全源頭在農產品,基礎在農業。優質安全的農產品是生產各類健康食品的來源,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道防線。今年1-5月,農業部組織開展了兩次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共抽檢全國31個省(區、市)、152個大中城市、5大類食用農產品、92個品種、22056個樣品,檢測指標94 項,監測樣品總體合格率為97.2%。比去年同期提高1%。其中,蔬菜、水果、茶葉、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監測合格率分別為96.8%、92.9%、 99.7%、99.3%和96.3%,畜產品瘦肉精監測合格率99.9%與去年持平。
通報指出,不合格項目以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和品質指標不合格為主。目前,相關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已依法責令其采取下架、召回、停產停業、整頓等措施控制風險,并對其嚴加懲罰,向社會公布處理結果。
目前,農業部已將監測結果通報各地,要求有針對性地跟進開展監督抽查,依法嚴厲查處不合格產品及其生產單位,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國家食藥監總局:
16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兩次抽檢不合格
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數據顯示:2016年1-5月,組織監督抽檢并公布了5447批次樣品信息,涉及不合格樣品96批次。其中,16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近半年內連續兩批次以上樣品抽檢不合格。大連沃爾瑪銷售的兩批次水產制品抽檢不合格。
此外,抽檢也發現同一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存在2批次及以上抽檢樣品不合格的情況。
食藥監總局還公布近半年內連續2批次以上樣品抽檢不合格的16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名單如下:
黑龍江農墾英博華威乳業有限公司生產4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品質指標不合格。
加比力(湖南)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3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品質指標不合格。
重慶御味緣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3批次水果制品食品添加劑項目不合格。
武城縣豐利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糕點食品添加劑項目不合格。
海南鴻琛工貿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水果制品食品添加劑項目不合格。
三九企業集團蘭考葡萄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葡萄酒品質指標不合格。
新疆哎呦喂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水果制品食品添加劑項目不合格。
大連三山島海產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水產制品微生物項目不合格。
哈爾濱鑫旺泰和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4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品質指標不合格。
海口龍華源春盛商行銷售2批次水果制品、1批次肉制品食品添加劑項目不合格。
重慶市盤溪農產品批發市場家明食品批發部銷售的3批次水果制品食品添加劑不合格。
三亞國潤實業有限公司銷售的2批次水果制品食品添加劑項目不合格。
蘭考縣鴻運副食商行銷售的2批次葡萄酒品質指標不合格。
北京市石門莉莉食品批發店銷售的2批次糕點分別存在品質指標和食品添加劑不合格情況。
北京市八里橋紅玲食品經營部銷售的2批次糕點食品添加劑項目不合格。
大連沃爾瑪百貨有限公司銷售的2批次水產制品微生物項目不合格。
食藥監總局食品監管三司司長王紅表示,不合格項目以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和品質指標不合格為主。對上述單位相關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已依法責令其采取下架、召回、停產停業、整頓等措施控制風險,并對其嚴加懲罰,向社會公布處理結果。再次,告誡食品生產經營者,認真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切實履行主體責任,高度重視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控制,嚴把產品質量關,確保食品安全。
對此,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將對不嚴格執行食品法律法規、不嚴格執行食品安全標準,特別是連續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生產經營者進行從嚴處罰。
國家質檢總局:
包裝不合格、添加劑超量等為進口乳制品不合格的主因
今年,國家質檢總局堅決貫徹國務院關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指示,按照食品安全法的各項有關規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相關要求,嚴格對進口食品進行檢驗檢疫監管。按照國務院《2016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要求,制定《2016年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專項監督抽檢計劃》即覆蓋所有嬰幼兒配方乳粉輸華國家、覆蓋所有嬰幼兒配方乳粉輸華生產企業、覆蓋全部生產日期、覆蓋所有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對**進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開展覆蓋國家標準規定的全項目檢測。
根據檢測數據顯示:2016年1-5月,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從14個國家(地區)的進口乳制品中檢出不合格產品共計83批、170.6噸、32.8萬美元,其中包裝不合格、品質不合格、食品添加劑超量或超范圍使用為主要原因,占不合格總批次的7成。
其中,從韓國南陽乳業有限公司(namyang dairy products.co.ltd)和澳大利亞衛普拉斯乳業有限公司(vip*****airy pty ltd)生產的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中檢出2批次不合格產品,共計3.8噸、4.2萬美元,不合格原因均為標簽不合格。從德國、韓國、澳大利亞、丹麥和新西蘭的進口液態乳中檢出不合格產品45批、36.2噸、7.3萬美元。
包裝不合格、微生物污染和食品添加劑超量或超范圍使用為主要不合格原因,占不合格進口液態乳總批次的超9成。安全衛生問題中,海藻鈣、酵母核苷酸等食品添加劑超量或超范圍使用,大腸菌群、霉菌等微生物污染等問題較為突出。
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林偉表示,2016年1-5月,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檢驗檢疫從174個國家或地區進口的食品49.8萬批、1618.6萬噸、176.3億美元。共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1311批、2.9萬噸、2518.0萬美元。不合格進口食品涉及23類產品,其中主要不合格種類為:糕點餅干類、飲料類、糧谷及制品類等。不合格進口食品涉及14類不合格原因,其中主要不合格原因為:食品添加劑超量或超范圍使用、微生物污染、品質不合格等。
其中,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從10個國家(地區)的進口食用植物油中檢出不合格產品共計26批、2.6萬噸、1521.0萬美元。污染物和品質不合格為主要不合格原因,占不合格進口食用植物油總批次超7成。安全衛生問題中,*、苯并芘、鉛等污染物超標問題較為突出。
從18個國家(地區)的進口水產品中檢出不合格產品共計49批、373.6噸、94.7萬美元。品質不合格、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劑超量或超范圍使用為主要不合格原因,占不合格總批次近8成。安全衛生問題中,單增李斯特菌、大腸菌群等微生物污染問題,二氧化硫、磷**、硅鋁酸鈉等食品添加劑超量或超范圍使用問題較為突出。
從9個國家(地區)的進口肉類中檢出不合格產品共計21批、274.6噸、46.1萬美元。品質不合格、標簽不合格和貨證不符為主要不合格原因,占不合格進口肉類總批次近8成。安全衛生問題中,氯**等*藥殘留問題較為突出。
從15個國家(地區)的進口酒類中檢出不合格產品共計96批、164.8噸、94.0萬美元。標簽不合格、食品添加劑超量或超范圍使用和品質不合格為主要不合格原因,占不合格總批次近8成。安全衛生問題中,安賽蜜、糖精鈉、二氧化鈦等食品添加劑超量或超范圍使用,鐵、鉛超標等污染物等問題較為突出。
不合格產品主要為標簽不合格、食品添加劑超量或超范圍使用和品質不合格,食品添加劑超量、污染物超標。對于檢出的不合格食品,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均按照有關規定做了退運或銷毀處理,未進入國內市場。
中國消費者食品安全認知調查顯示——
路邊攤、農貿市場、網店在消費者心中食品安全隱患*高。
據調查數據顯示,過半消費者較少遇到食品安全問題,但在遇到食品安全問題后,62.42%的消費者表示,缺少解決方案,那些食品安全問題*后 “不了了之”了。僅有4.77%的消費者在遭遇食品安全問題后,會撥打全國食品藥品監督投訴舉報熱線12331;還有11.15%的消費者,遭遇食品安全問題后習慣撥打12315。
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