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超市銷售的鐵觀音被檢測出稀土含量超標,購買者起訴后,法院認定超市違反食品安全法,應作出十倍賠償。
專門**化學元素超標致病的醫(yī)生介紹,茶葉稀土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慢性長期的過程。
記者了解到,國家權威的茶葉檢測機構有農業(yè)部茶葉質量監(jiān)督檢測中心、北京市茶葉質量監(jiān)督檢驗站、國家茶葉質量監(jiān)督檢測中心(福建)等。
律師對記者表示,遇到涉及食品安全的**,消費者不必先自己單方鑒定,可直接起訴,盡快進入法律上的鑒定程序。
案件詳情 超市所售茶葉被檢稀土超標
2016年3月,白先生以100元/盒的價格從永輝超市百子灣店買了21盒“慶芳”3611鐵觀音(共250g,36袋裝),商品條碼為6945337901320。
外包裝顯示,茶葉產自福建福州,生產商為福州慶芳茶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日期為2016年1月4日。
買走之后,白先生委托農業(yè)部茶葉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對茶葉進行了檢測。檢測報告顯示,茶葉中稀土含量為5.4mg/kg。而根據(jù)相關國家標準,茶葉的稀土限量指標為2.0mg/kg。
為此,白先生將永輝超市百子灣店訴至法院,要求法院按照“食品安全法”判令永輝超市退還貨款2100元,支付10倍賠償金21000元,同時支付檢測費300元。
訴訟中,永輝超市一度質疑農業(yè)部茶葉測試中心的檢測資質,但經一審法院釋明,表示不申請鑒定。
該超市不同意賠償,認為白先生不是消費者,而是打假人,涉案茶葉沒有任何問題,否認白先生拿到法庭上的茶葉是從該超市買走的。
“白先生僅僅依靠小票和產品的相似性就認為是我公司的產品,我公司不認可白先生持有的是我公司銷售的產品。而且是否需要鑒定的舉證責任應在他,不在我公司?!庇垒x超市還認為,茶葉中稀土含量是否超標,不會影響食品安全。
而白先生認為,永輝超市稱稀土超標不會產生影響,是沒有依據(jù)的。根據(jù)《食品安全法》第4條規(guī)定,永輝超市有義務對所銷售的產品進行審查,稱稀土沒有危害因此沒有必要審查,是推卸法律責任,也是對消費者的不負責任,應予以嚴懲。
法院判決 涉事茶葉不合標應賠10倍
購物小票、**、《檢測報告》、產品實物及照片以及食品安全抽檢實施細則等均被作為證據(jù)提交法庭。
原國家衛(wèi)生部發(fā)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載明:稀土限量指標按原gb2762-2005執(zhí)行。該標準第4.13.1植物性食品中規(guī)定:稀土限量指標——茶葉限量2.0mg/kg。
北京市朝陽區(qū)****一審審理后認為,原告向該院提交的購物小票、**所載明的信息與涉訴商品實物均能相互印證,形成完整的證據(jù)鏈,可以證明涉訴商品系從永輝超市百子灣店購買。
作為銷售者,永輝百子灣公司應保證所銷售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本案中,《檢測報告》顯示,涉訴商品稀土超標,故涉訴商品應屬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告要求退還貨款并給予十倍賠償?shù)脑V訟請求,法院予以支持。
朝陽法院還特別指出,原告退還給超市的茶葉,超市不得再次投入流通,應予以銷毀。
判決后,永輝超市百子灣店上訴,稱稀土元素的健康風險較低。
2016年10月14日,北京市第三中級****終審維持原判。
醫(yī)生解讀 稀土超標危害是慢性過程
前述購買者白先生對《法制晚報》記者表示,他愛喝茶,平時很關注茶葉方面的新聞,尤其各地曝光的質量問題,所以在購買鐵觀音的時候比較謹慎,先送去檢測。
北京專門**化學元素超標致病的醫(yī)院科室為數(shù)不多,朝陽醫(yī)院職業(yè)病科是其中之一。該科室的宋醫(yī)生告訴《法制晚報》記者,稀土屬于稀有元素,由多種元素構成,有一些是對人體有害的。對人體而言,茶葉中稀土的毒性是比較慢的、長期的、反復的過程。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茶學專家陳宗懋表示,我國是世界茶葉生產、消費和出口大國,“茶葉中的農藥殘留仍然是茶葉質量安全的主要問題,但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和分析手段的進步而發(fā)生變化。當前茶葉中水溶性農藥的種類、殘留水平和安全評價已成為國際上的關注熱點和進口商檢時的監(jiān)控重點?!?/p>
質檢中心 檢測稀土可寄100g樣品
記者了解到,國家權威的茶葉檢測機構有國家加工食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福州)、農業(yè)部茶葉質量監(jiān)督檢測中心、北京市茶葉質量監(jiān)督檢驗站、國家茶葉質量監(jiān)督檢測中心(福建)等。
白先生所購茶葉正是由農業(yè)部茶葉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的。該中心工作人員向《法制晚報》記者表示,針對檢測稀土這個項目,他們采用國家規(guī)定的檢測方法,即把茶葉磨成粉來檢測。消費者可以郵寄茶葉樣品,大概需要100g左右,稀土檢測費用是800元,批量檢測會便宜點。
“茶葉中稀土元素目前檢測方法中比較準確的主要是‘g***09.94-2012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植物性食品中稀土元素的測定’,主要采用icp-m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檢測。” 國家茶葉質量監(jiān)督檢測中心(福建)工作人員表示。
律師說法 案中消費者安全權被侵犯
接受《法制晚報》記者采訪時,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的劉**律師認為,茶葉稀土超標屬于食品安全問題,首先侵犯的是消費者的安全權。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以下簡稱“消法”)第七條規(guī)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長期飲用稀土超標的茶葉對人體健康構成隱患,損害了人身安全。
其次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消法第八條規(guī)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涉案商家未對其銷售的茶葉進行稀土含量的任何標示或說明,未能夠讓消費者明確知悉其購買商品的真實情況,侵犯了消費者應有的知情權。
消費者可不鑒定直接起訴
涉及食品安全,消費者應如何**?首先,消費者應當舉證證明買賣合同關系的成立、產品存在質量問題或者商家存在欺詐行為。購物中,消費者應要求商家開具正規(guī)**或者保留購物小票,以證明存在買賣合同關系。
其次,消費者可直接起訴,盡快進入鑒定程序。在眾多涉及產品成分含量、質量好壞、真?zhèn)蔚?*案件中,權威機關的鑒定結果是案件審理的重要依據(jù),直接決定著勝敗。
多數(shù)消費者在起訴前單方將產品送檢,但在庭審中,商家對單方送檢的檢測報告往往不認可,要求啟動二次鑒定程序。由于產品需商家確認,檢測機構需商家認可,所以消費者發(fā)現(xiàn)產品質量有問題后,可直接到法院起訴,盡快進入鑒定程序。單方送檢浪費資源,帶來訟累,事倍功半。
*后,消費者應增強自身舉證意識,提高取證和留存證據(jù)的能力。即便是網絡購物,也應要求開具**,并妥善保管。適當時,消費者還應提供其他證明購物發(fā)生的證據(jù),比如快遞送貨單據(jù)等。
劉律師表示,爭議解決途徑包括與經營者協(xié)商、請求消協(xié)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根據(jù)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xié)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及向****提起訴訟。
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處理。